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郑鄤的真实故事(新编):13.苏东坡的超级粉丝

清凉黄昏 最后编辑于 2022-09-08 16:09:48
3339 4 7

郑鄤的真实故事(新编):13.苏东坡的超级粉丝


苏东坡的大名如雷贯耳,无须介绍,从古至今他的粉丝多多。郑鄤既然称为“超级”,自然有其道理,并非笔者有意夸大,以博眼球。

根据郑鄤自己的叙述,他在天启四年(1624)研讨自己学诗的经历,认为学诗要根据苏东坡说的方法,把熟读《国风》和《离骚》做为入门的途径。从此以后他就十分喜欢写诗,而且把中进士之前的诗都毁弃了。这一年是他一生中学诗的分界线,是以苏东坡为榜样的。

到了崇祯六年(1633),郑鄤刊印了自己的《峚阳草堂诗集》(八卷本)。著名的隐士、文人陈继儒为郑鄤写了序,他说道:峚阳子(郑鄤)像苏东坡那样偏爱陶渊明的诗,他刚介的性情、英特的风格,真和苏东坡相像啊!早在他中举人、进翰林之前,就是这样地真气可鞠、高风绝尘,并非是在遭到贬谪以后才如此。陈继儒点出了郑鄤和苏东坡之间精神上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内在的精神联系,郑鄤才会成为苏东坡的超级粉丝。而其超级的程度,最集中地体现在郑鄤在狱中近四年的时间,这期间有许多郑鄤和苏东坡之间的故事,感人至深的故事。

郑鄤进京补官的时候,随身携带了一件宝物——苏东坡书写的《金刚经》的拓本。拓本的来源是,郑鄤在许姓官员那儿看到了苏书《金刚经》,就借来把它翻刻到石头上,于是就有了自己的拓本。由于石头有十六块,所以称作“十六石”。同舍的狱友郭无伤也是一个官员,而且和郑鄤是世交,他看了拓本十分赞赏。郭无伤因为被人弹劾,已经被关狱中五年。他的母亲毕太夫人和妻子熊安人住在京城等候他出狱,婆媳二人整日吃斋念经,诵的就是《金刚经》。

所以郑鄤就把苏书《金刚经》送给了毕太夫人,熊安人书写《心经》作为回报。熊安人的书写很有功力,她学的是王羲之的笔法。她写的《心经》不是送给郑鄤,而是送给郑鄤的小妾蓝桥,而蓝桥也把她自己抄写的《金刚经》送给熊安人。

至于苏东坡在何时何地书写这份《金刚经》,史料并无明确记载。现代有的学术论文说,苏东坡一生曾经多次书写《金刚经》。而郑鄤经过考证,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地点。他说苏东坡书写《金刚经》可能是元丰二年(1079)在诏狱里,或者是三年(1080)初到黄州住在定惠院时所书,“四月刻此经”。

这个苏书《金刚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作品,因为它和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有密切关连。所谓乌台诗案,就是苏东坡在元丰二年(1079)被御史弹劾,说他写诗诽谤朝政,因而被关进诏狱,几乎丢了性命。幸亏皇帝不想杀他,把他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名为团练副使,实际没有一点职权,而是监视居住。所以这份《金刚经》就带有了十分的悲情意味。而今郑鄤和郭无伤都身处囹圄,相见既高兴也伤感。郭无伤建议郑鄤为这事写一篇跋文,于是就有了郑鄤的文章《苏书金刚经跋》。在跋文里郑鄤感叹“百年臣子之痛,可以仰质千古”,这不仅是为他自己和郭无伤感叹,同时也为苏东坡感叹啊!

郭无伤带着苏书《金刚经》出狱了,那么郑鄤留在常州的十六石下落如何呢?根据清代道光年间修的《武进阳湖合志》记载,郑鄤的十六石镶嵌在天宁寺天王殿后的墙壁内。但是到了光绪年间,《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只写十六石“存”,至于存在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郑鄤的十六石曾经嵌入天王殿的壁内,我是充分相信的。一是因为《武进阳湖合志》的记载十分明确,二是还有一个旁证。郑鄤死后,他的家族把郑鄤在城南的“遯园”捐给了天宁寺,这在《郑氏宗谱》也是有明确记载的。很可能十六石在同时捐赠了。

至于十六石为什么会在天王殿壁内消失,因为道光之后的咸丰朝,太平天国军队攻占常州,整个天宁寺化为灰烬,十六石怎能幸存?在《武进天宁寺志》中有一篇文章《重修天宁寺记》(作者陆鼎翰)里有一段话(该书有白话译文):“咸丰十年庚申岁(1860),广西叛逆肆意作乱,寺院全都烧毁,仅剩一片焦土。”

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郑鄤受到严刑逼供,十个手指几乎断裂,痛彻心扉,当场晕死过去三天。自从郑鄤进了监狱以后,小妾蓝桥一直住在旅店守候。听到郑鄤受刑讯的消息,蓝桥悲痛欲绝,日夜啼哭,卧病一百天而死。由于蓝桥跟着进京经历患难,所以郑鄤就把她比作苏东坡的朝云。郑鄤指示儿子郑珏到京郊买墓地安葬蓝桥。他除了为蓝桥写墓志铭之外,还写诗悼念。郑鄤又想起苏东坡悼念朝云的诗,于是依苏韵再写唱和诗悼念蓝桥。蓝桥这个二十岁的年青女子,因为跟随了郑鄤,连带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令人十分惋惜。

时间退回到崇祯十年(1637)二月廿八日,郑鄤被从刑部监狱移送到诏狱,显然是案情升级了。监狱和外面的联系被隔断,幸好郑鄤向同舍的狱友雷生借到了《苏东坡集》来慰藉寂寞和孤独。由于病瘫,他让儿子郑珏每天诵读几章给他听。他觉得王五羊编纂的《苏东坡年谱》太简略单薄,没有采用《东坡志林》和别集里的材料,所以他决定重新编撰一个苏东坡年谱。到了四月的月半,郑鄤编撰的《考定苏文忠公年谱》完成了。他对自己编的东坡年谱颇为自信,认为书中苏东坡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和鲜明,他写道:“乃觉坡公须眉朗然照人,千载上下恍恍如对。”就在郑鄤死后三百七十多年,他的《考定苏文忠公年谱》在北京的拍卖市场公开面世了,这是藏书家苏继庼先生收藏的清代钞本。由于郑鄤的诗文集在清代乾隆年间被列入禁毁书,所以这个抄本是珍稀之物。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为此写了题记,这篇题记后来收入他的的著作《祭獭食蹠》之中。辛教授在文中称:“惟金无足赤,世无完人,郑鄤立朝大节,正义凛然,足以彪炳千秋,与天地长存,与日月同辉。”

除了编撰苏谱,郑鄤在狱中还写了为数不少的唱和苏东坡的诗作。翻看《峚阳草堂诗集》中《前后狱中草》四章,共有与苏东坡有关的诗作17首,标题分别是《东坡生日》《和东坡狱中诗》《读东坡诗》《读苏诗至回文绝句》《忆东坡悼朝云诗复次韵》等等。如此频繁地唱和苏东坡的诗,这在宋以后的文人中实属罕见。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出于郑鄤对苏东坡的人品和文学成就的崇拜,二是他认为自己的遭遇和苏东坡有相似之处,于是通过唱和苏诗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苏东坡的遭遇比郑鄤不知好过多少倍。苏东坡虽然进了监狱,他的政敌要杀他,但是皇帝终究保留了苏东坡的性命。而郑鄤呢,在政治上可以说,他对大明皇朝是有过贡献的。崇祯帝要杀他,不是因为他有罪,而是要借他的骨肉碎片来震慑朝廷舆论,竖立个人权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效果恰恰相反,郑鄤之死使得大明王朝的凝聚力更加涣散,这是历史学家白寿彝得出的结论。

郑鄤对苏东坡的大量唱和,我们也可以看作是郑鄤的一种学术活动。例如他编撰《考定苏文忠公年谱》就是明显的例子。另外,他在唱和诗中,涉及对苏东坡诗的成就和高尚人格的评价。郑鄤的诗作《读东坡诗》和《又叠前韵教珏儿》,被收入现代人编纂的《明诗话全编·郑鄤诗话》之中。他在诗中写道:“大苏诗格胜,廻薄驱长风。渊泉随地出,孤鹤摩天空。”又有“何必经葱肆,才大无所穷。流离海天外,垂死语亦工”之句。当然,他还有《选苏东坡诗序》,称赞苏东坡的诗“至海外诸作,精深高妙,迥然绝尘”,称赞苏东坡的人格“廉顽立懦,斯以为百世之师也”。

可以说,郑鄤在狱中近四年,心中无日会无苏东坡。他让儿子郑珏把苏东坡唱和陶渊明的诗全部抄下来。而其他的诗经过挑选,郑鄤经常要诵读的苏诗,就抄了放在枕头边。而更重要的是他追随苏东坡的精神境界,他说:“人间事何常之有?柴桑金马,海外圜扉,是一是二,愿从先生下一转语。”

难道郑鄤还够不上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吗?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张秋生
  • 陈平
  • 嫳屑男子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章晓郁
  • 方块糖
发送

4条评论

  • 郑老师好,最近关注郑鄤的公案,有一个小问题还请老师赐教,您的论文《清代至民国常州文人对郑鄤案的论述剖析》中,曾提到郑鄤胞弟郑郲出庭指证其罪,但在郑鄤年谱中,他又说郑郲曾远赴京城探监,由此看来两人关系不差,没道理出庭作证。而在下又看到一个说法,出庭作证的是另一个弟弟郑郿,却不知到底是哪个。
    2023-11-07 18:36:12 0回复
    0
  • 还有一个错别字。“鞠”,应为:掬。
    2022-09-09 16:42:12 0回复
    0
  • “人间事何常之有?柴桑金马,海外圜扉,是一是二,愿从先生下一转语。”其中”何常之有“应为”当之有“?
    2022-09-09 08:29:33 0回复
    0
  • 文中有个错别字。“竖立”,应该是:树立。
    2022-09-08 16:18:31 0回复
    0
  • 3427
    积分
  • 1240
    博文
  • 838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