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关于“两湖创新区”规划的建议

金明德 最后编辑于 2022-06-10 08:26:22
6481 5 13

常州市政府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两湖创新区”规划(下称该规划)选址适当、视野开阔、思路新颖、内容丰富、规模宏大,不愧为多年来常州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大手笔。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倘能实施,无疑是常州发展的一个重大时空新机遇。通过近一个月来对该规划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常州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败经训,感到这个规划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以既有行政区划为范围来做规划的常规,集中四个行政区的各自优势和特点并围绕“两湖”的共性来重新规划,是一种现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和提升,非常值得肯定和赞赏。


    尽管笔者为连续六届的市民规划师,但依然是规划的门外汉,又未能参加该规划的前期调研,因此难免有一些疑惑或问题需要弄明白,并根据自己的有限认识提出一些相关建议,既作为因红色文化党史宣讲任务冲突而未能参加该规划论证座谈会的书面发言,又作为一个专题建议,呈报如下:


    一、疑惑和问题

    1.“创新区”概念似乎尚显笼统和抽象。统观该规划及其内容结构,总觉得“两湖”区位很清晰,即滆湖和长荡湖区域;而“创新区”这个概念就有些抽象和笼统。根据规划的内容结构,尤其是“两湖四带、五区八组团”示意图来看,仅“四带”就呈现出两个主题,即:十字交叉的“中轴创新带”和“常金创新带”,均为“创新带”;而另一个十字交叉的两个“带”,却为“湖链生态带”和“孟河生态带”,均为“生态带”,两者是并列的,并非一个主题。尤其是“把‘两湖创新区’打造为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的具体特征描述,使人感到主题太多,有些散。


    2. 规划目标似乎不太清晰。尽管规划提出了“一个远景目标”是“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这个表述从文字上看应该没问题,尤其是把“生态”作为“创新区”的定语,而不是与“创新”并列,这就很好。但一个最大的疑惑是:该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否能像“雄安新区”那样建成一个“新城市”?或者是常州市的一个新行政区?还是仅仅为主题意义上的抽象“区”?


    3. 建设周期似乎有点长。该规划实施的进度目标是:“五年成势、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这应当属于“长期规划”范畴了,感觉周期有点长。这就意味着这个规划的实施要跨三届政府,最大的担忧是随着政府的换届,规划是否会“夭折”?或者说,会不会持续实施呢?


    4.关于规划体系立体配套问题。毫无疑问,这个规划属于常州市的长期发展规划,那么它上与江苏省总体发展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常州市2035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如何?下与各个行政区的长期发展规划是否会有冲突?再从规划体系看,与它相配套的各项控制性详规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行业发展规划等,能否形成立体配套体系呢?


    5.“五大功能片区”和“八个重点组团”的内涵“边界”有些交叉混乱。如既有“未来科创区”又有“融合创新区”,前者概念有可持续发展的意思,较清晰;而后者却选择了“融合”和“创新”二词,均较抽象。又如:“未来产业组团”理应纳入“未来科创区”,却纳入了“中央活力区”,等。总觉得功能区和组团的内涵与外延在匹配组合上有点乱。


    6. 尚未见到人口规模和居住区规划。要建设一个“新城”,要发展这么多产业,而且是“未来产业”,人流会不断涌入,必然要居住。但该规划似乎没见到人口容量与居住规模的规划内容;仅在示意图上看到了大量高楼大厦,却在湖边。这就很令人担忧。


    7. 一些标题的排列顺序和词汇使用值得商榷。排列顺序如:该规划提出有三大主题(即“三新”)定位:“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总感觉将“人才”放在末位有些不妥;又如:“交通先行、生态为本、创新驱动”这一组的排列也有逻辑顺序问题;另外有些文字表述尚显欠妥,如“十全十美”这个词,有“太满”之嫌。


……

    二、相关建议


    1.建议将总名称改为“两湖新区”。删去一个“创”字。一可与“雄安新区”异曲同工,可望提升影响,又显示常州向首都北京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二可避免赶“创新”二字时髦;三这样既含蓄又不失新意。因为“新区”已经包含了“创新”涵义,所以不一定非要用“创新”一词。


    2.建议尽快成立“两湖新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目前简称“建管委”,待建成后定名“管委会”。不论是“建管委”还是“管委会”,皆直属市政府领导,成员当有相关行政区和有关专业部门人员参加。其职能是建成前不折不扣执行和实施该规划,建成后配合政府对新区实施领导和管理。


    3.建议该规划目标要明确“区”的性质。究竟是行政意义的实体区划,还是主题意义的抽象区划,该规划要有明确表述。如系行政区划,则要上报省和国家民政部门批准。


    4.建议在确立“两湖新区”行政区划性质的前提下,将金坛和溧阳合并为“金溧区”。这样可“消灭”县级市,从而避免溧阳将来可能的“丢失”。


    5.建议将长期规划改为中期规划。就是将15年周期改为10年。因为城市发展竞争日新月异,时不我待。在“苏锡常”一体化发展中,常州落后了好多年,须靠该规划来迅速赶上先进步伐,唯有只争朝夕。


    6.建议迅速形成规划体系。包括各功能区及其组团、各新产业和行业、生产和生活、生态保护与开发等,都要有控制性详规以及子规划。而“迅速”便是“只争朝夕”要求所决定的。


    7.建议将“三大主题”等定位的位置作适当调整。即“新人才、新产业、新城市”。道理很简单,有了人才方有产业,有了产业才有城市;同样道理:交通、生态、创新三者关系也应调整为“生态为本、创新驱动、交通先行”,本在前,有动力,方能行。


    8.建议科学调整“五大功能区”及其“八个组团”的配置。首先建议将“水乡绿苑区”改为“水乡文旅区”;其次,在确立“两湖新区”行政区划性质的基础上,可打破原行政区划桎梏而放手科学合理设置功能区及其组团;其三,将性质一致的功能和组团归于一类。


    9.建议一定要把原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两湖”原本为“常州之肺”,是常州城的“后花园”。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在滆湖边建设30万人口的“城市副中心”,遭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质疑和反对,笔者也及时提交了《突出生态保护,科学开发滆湖》的调研报告(笔者曾先后提交还原江南水乡的9个调研报告);现在要建“新城”,如势在必行的话,一定要把原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两湖要规划为“水乡文旅”功能,而制造业和居民住宅区决不能建在湖边,同时一定要有人口容量规划,包括数量、密度等,以避免老城区那样的“人满为患”和“车满为患”。


    10.建议“水乡文旅功能区”一定要突出多层次的江南水乡特色。基本思路是建立“两湖江南渔桑风情生态文旅区”,目的是还原江南水乡的常州特色。可按照“湖中、湖滨、湖洲”三个层次来规划设计。湖中以“渔、舟、岛”为主题,包括围网垂钓、随船捕鱼、龙船游艇、水上飞索、尝鲜品茗、岛上夜宿等(拟可科学布局新建多个岛屿);湖滨以“苇、滩、楼”为主题,包括苇荡泛舟、沙滩沐泳、浜汊垂钓、水榭亭台、楼塔观光(可建数个望湖文化塔楼,围绕两湖故事征文作序,以期成名楼)等;湖洲是指环湖周边乡镇农村农田,以“阡陌、竹桑、农家”为主题,可选两湖周边老乡镇的农田阡陌、竹林桑园、自然村落、苇荡渔村等,还原原始生态风貌的江南农村,并赋予农旅民宿功能。这样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以两湖为中心的“两湖渔桑风情生态文旅区”。 


    11.建议规划文字表述要仔细推敲。如“两湖创新区”可改为“两湖新区”(理由上文已有备述);“十全十美、多彩岸线”可改为“十大美景,多彩岸线”;还有新区的“六城”特征太多,不易记,可精简为四个,即“生态之城、创新之城、科技之城、未来之城”。因为生态了必然秀美,未来必然是青年的。所以“秀美”“青年”可精简。 

……

    以上问题和建议,仅为笔者个人学习研究该规划所得之“孔见”,因视野和思路局限,不足完善该规划于万一。倘有参考价值,则十分欣慰也。


                       2022年6月7日于常州古运河畔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何建军
  • 西江月
  • 磨难千金
  • 嫳屑男子
  • 方块糖
  • 张秋生
  • wuyaoshun
  • 金田
  • 陆吾
  • 顺其自然者
  • 一龙双马
发送

5条评论

  • 真知灼见
    2022-06-09 09:00:50 0回复
    0
  • 高铁新城实施的如何了?
    2022-06-08 22:03:03 0回复
    0
  • 不容易!赞!
    2022-06-08 11:13:23 0回复
    0
  • 视野开阔、思路新颖
    2022-06-08 10:46:29 0回复
    0
  • 71
    积分
  • 2
    博文
  • 18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