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记忆中阳山村(一个70后的感悟)

郭双美 最后编辑于 2022-02-16 18:43:04
2362 2 8

个70后村民记忆中的阳山大队    郭小美(一)2022年2月11日星期五建村史工作群好几年了,曾经的老支村写了很多有关村子里的过往历史故事,有人提议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一写村子的故事,于是,我也想写一写有关记忆中村子的故事。自1988年元旦离开村子,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自此,村子就成了我客居的故乡,后来的所有工作与生活,都居住在了外乡。而17岁之前的记忆始终像烙印一样印在了脑子里,很多东西还停留在之前的印象,尽管村子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变化,但早年的印象仍然无法抹去。尤其是我回到家乡的小城,开始了居住生活后,来回村变多了之后,经历了各种看法和观念的冲撞,我内心经历了很多复杂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和震动。今日想来,或许是时机进行内心整理和梳理的时候了。阳山大队坐落在现在的中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三个自然村,其中阳山村有三个小队,石门塘有一个小队,巨塘有两个小队,而我于70年代初出生在石门塘小队的小村落。在我们出生的年代,从记事起,村里都很热闹,孩子们特别多,感觉所有的童年都是在人群中渡过。最早的记忆里有二姐教我们跳”打倒四人帮“的舞,接着就是看着小伙伴上学,因自己小一岁,整天哭闹着要上学,妈妈架不住我们的哭闹,最终同意我们以小一岁的年龄,跟着小伙伴去村里唯一的小学开始了小学之旅。为了这个提前上学,平白自卑了好些年,因为年龄不够,只能在小学二年级留了一级,结果,总是被同学嘲笑“留级生”,那个年代,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被同学嘲笑,父母的名字,父母的出生,甚至婚配关系等等。自此,我也离开了小村子,开始了阳山大队所有孩子集中的地方---阳山小学,开始了小学五年的生涯。小学很多记忆都模糊了,但由此,我也开始认识了其他村的孩子。由于其他村的人数要大于我们村好几倍,有一个印象,阳山村是三个小队,是大队最大、最集中的村子,我一直有个感觉比他们弱,这种感觉是后来有一件事让我产生强烈的对比才有所觉察。由于我们阳山大队,虽然只有三个小村,但阳山村和巨塘、石门塘使用两种不同的方言,并且方言的差别很大,相当于我们石门塘村和巨塘说的是外地话,而阳山村说的是本地话,妈妈在我小的时候,还经常说阳山人是本地人,我们是外地人,妈妈总外地人怎样怎样,本地人怎样怎样对我们,可见我们一直被看成是外地人。这种感觉一直让我产生一种印象,我们的方言在阳山村并不占优势,而这种劣势的感觉最初我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后来有一个阳山的同学,到小城工作后,我发现他居然说一口苏北方言了,这让我极为惊呀,我内心突然生出一种幸灾乐祸的想法出来:哈哈,他终于有这一天,原来金坛城里是以外地话为主流语言的,他们终于要学习我们的语言了”。当我产生这种感觉,我才真正意识到,早年在阳山大队,我们外地人被大村边缘化的一种什么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时常听到阳山村的同学说我们小村的人就是更加能闯的一种评价,或许,我们这种被当外地人的感觉,总有一种闯荡的劲在身上吧。结果,我从88年开始,就到外地当了30多年的外地人,现在回到家乡,总是体会到当本地人的感觉真爽,同时也格外喜欢跟在金坛的外地人深入交流和交往。听村里老人说,阳山村已经存在五百多年了,而我们村我曾经梳理了一下,大概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村里仅有七、八个姓氏,我家是最早迁来的,而最近迁来的都不超过一百年。而巨塘村也多数从苏北迁来此落户,人数要比石门塘村要大一倍。当年计划生育严的时候,巨塘村的一户人家,因为要多生孩子,就跑回苏北老家去了,家里的房子被村干部都扒了,而我们那时上小学,还追着别人带前后孩子的自行车后面,嘲笑别人生很多孩子。后来更有了超生游击队之说。一个70后村民记忆中的阳山大队石门塘村据大哥说我家已经有四代人,而其他几户比我们家晚到,最早在北面的山脚下,一代一代向南移,目前呈由北向南长条形,还只是在70年代,村子的房子还多集中在东塘和西塘左右,改革开放后,约80年代初,政府规定所有新建房都要按规划好的地址建,因此,很多户从北面搬到了南面,渐渐地由集中的村落变成了今天的样子。石门塘村名的由来,从小就听家人说由我外公的父亲所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仿佛政府来人,外公带着他们一行人到水库东面的下坡处,看到有一个石门,石门的东面有一个小水塘,据说,村名由此得名,这只是我的一个童年印象,具体是我想象的还是真实的,已经无从考证。村里朱姓人家应该是最晚来到村里,其他华姓应该相对早一些,我们是村里第一大姓,人数相对较多,排第二的是衡家,据说是盐城人,而郭姓我们家则来自于扬州。听老人们说我们都是从苏北逃荒而来,更多的传说是妈妈口中:“因长毛造反,躲避打仗从苏北而来”,这也跟我2019年去苏北扬州探访有些吻口,我看着发达热闹的伯邵平原,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祖先放着热闹的平原生活不过,反而到了封塞无人的山村落下户,我当时想的是可能平原易发大水,或许战争是一个更好的借口,只有无人的山村,兵家才不会去想抢山头。 随着年岁的长大,我们的小学开始了,记忆中由任家哥哥带着我们弟弟妹妹,一起步行到位于阳山村和石门塘、巨塘的中间位置,一个小山坡上去上学,那时候村里人口巨多,但到了小学,发现,全阳山大队的人口更多,小学东面有一座大会堂,每年春节期间,都有放电影或戏剧演出,大姐参与过演出,那时的自己,梦想有一天也能跟大姐一样,参加村里的演出。但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完全没有这一天,因为,社会发生了巨裂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最后大多数不在村里生活,到了外乡谋生去了。由村小学联接起了阳山大队的所有人脉关系,而同学关系就是如此神奇,要不是同学,我们可能所有其他村的人都不认识,所以,所有小学的记忆,让我们对整个阳山大队有了新的认识,不象小学前,整天在石门塘村里玩耍,象在一个孤立的小岛上生存,对于外面的世界,只有爸爸的旧收音机可以了解。而小学前,外面的大事对于我们来说也有一些记忆,一个是76年唐山大地震,另一个是毛泽东去世。 有两个画面一直印在我今天的脑子里,一是整个村子的人住在地震棚里,从棚里出来的一天傍晚,下着雨,我一个人拎着凉鞋去家东面小水塘洗脚,突然感觉地在晃,我吓得拎着鞋迅速跑回了几米之外的家,另一个村里坚着巨大的毛泽东头像,我们几个小伙伴站在东塘边上,听着大队会堂传来的哭声,想着所有人都带着小白花,我跟小伙伴说,他们都要哭,我们也哭吧,结果小伙伴在我的提议下,一齐哭了起来,内心好象很伤心的样子。这两个画面我的记忆是否有错构,已经不得而已,希望有记忆的小伙伴一起帮着回忆回忆,总之,童年的记忆还有很多很多,容我慢慢道来。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西江月
  • 泉水涓涓
  • 竹青
  • 月满西楼
  • 人参果
  • 陆吾
  • 张秋生
  • 彭岸良
发送

2条评论

  • 回忆是美好的。
    2022-02-17 10:23:19 0回复
    0
  • 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2022-02-17 07:57:36 0回复
    0
  • 1478
    积分
  • 286
    博文
  • 501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