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1年12月28日-2021年1月1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1-12-28 09:58:49
3103 17 11

近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我们一般认为常用社交媒体可以排解孤独,融入社交圈,是会减少抑郁风险的,而科研机构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对此,你怎么看?请注意,每周六晚截稿) 


小启:本期起,《常言道》栏目更名为《平常语》


2021年,《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二出版

 

12月28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丁军梅、龙城琪琪、KK


A0520211228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冯鹤鸣
  • 顺其自然者
  • 细水潺湲
  • 无所求
  • 人参果
  • 双桂女
  • 张秋生
  • 文学院
  • 西江月
  • 泉水涓涓
  • 怿怿
发送

17条评论

  • 左手现实,右手虚拟,且向快乐行
    ——且谈当代社交媒体影响下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引领
    走进信息时代,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由单一、被动走向多向、主动。眼花缭乱的信息和社交媒体中虚拟同伴的力量,驱使他们主动接受社会化内容,而自身的心理和生理、阅历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正确看待这类内容;并且传统的教育和教养环境跟不上孩子信息催哺的成长步伐,导致本该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学习掌握的社会化知识内容未能及时掌握。例如,长期沉溺网络游戏的孩子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说话、待人接物都没有规范意识,在社交媒体中形成了暴力、抑郁等不健康的人格或心理。
    社会发展的进程不会停滞,科技发展变革也只会日新月异,与其斥责、忧虑社交媒体,不如审视社会、教育、家庭自身,选择直面青少年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寻求突破。
    设想:可否在儿童、少年、青年还没有依赖于社交媒体来交往之前,把现实世界更为健康、有内生力的交往引导进他们的生活,帮助孩子打下生命底色呢?比如让他们从各种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某些才能,经由此获得信心。爱画画,就去学美术,被艺术熏陶;爱武术,就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会收获肢体的灵敏、性格的坚毅……不管学什么,都会让他们欣喜地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沿着成就自我的快乐路径去实践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予虚拟的网络世界。在这过程中,也能引导孩子去寻找到欣赏自己、帮助自己的人生导师,以及找到一群价值观相似、一起探索自我的同伴。
    再设想:在孩子沉迷于社交媒体来交往之时,可否加强网络监控,加强规则介入,让社交媒体更加知情合理呢?就像网约车,上车、下车,都有警察善意的各种提醒、发给亲友的行程信息,即使停车等红灯,也有随时的监控警示,更不用说偏离路线了。这些措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在吸取各种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完善的。那么这样一种监控、提醒机制也可以借鉴到社交媒体的设计和使用中,推出有监管的青少年版,有限制的未成年人版,用更多技术手段来提醒、警示,甚至帮助控制那些无法自控的青少年。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发现孩子有沉迷于社交媒体、出现不良行为的迹象后,还可以社区或学校、班级为单位,尝试网格式管理,进行个案追踪,配备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或者志愿者,从情绪到行为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满而不完美的世界,既有现实,又有虚拟,它们都是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不断成熟的助行者。愿我们的儿童、青少年都能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怀教导下,收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和与之相伴的成绩、荣誉、尊重,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2022-01-02 17:00:37 0回复
    0
  • 左手现实,右手虚拟,且向快乐行
    先描述一个画面:一个憨厚的小男孩被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打了一下,很疼,爸爸让他还击,他想了一想,说:“还是不要吧,不然,我会没有朋友的。”这是两个儿童在现实里的交往,“我想和他在一起玩”“我和他在一起玩很开心”就是孩童的交往准则,简单明确、至高无上、摒弃其他。这样的交往很真实,很可贵,它是最初的勇敢与担当,它也是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理论,在每个阶段,人都有需要面对的矛盾和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如果我们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课题,就会获得一种宝贵的品质,就像收集到一颗龙珠一样。如果我们没有完成,这个阶段的课题就会在下一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和面目重新出现,提醒我们补课。所以笔者认为,社交媒体的存在确实有可能让很多人迷失,陷入抑郁的深渊,但科技的发展只会日新月异,与其斥责、忧虑社交媒体,不如审视我们自身,选择直面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寻求突破。
    比如:在儿童、少年、青年还没有依赖于社交媒体来交往之前,把现实世界的交往引导进他们的生活,打下生命底色。方法有哪些呢?一、从各种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某些才能,经由此获得信心。举例证明:爱画画,就去学美术,他会被艺术熏陶;爱武术,就让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他会收获肢体的灵敏、性格的坚毅……不管学什么,都会让他们欣喜地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沿着成就自我的快乐路径去实践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予虚拟的网络世界。二、寻找到欣赏自己、帮助自己的人生导师。三、有一群价值观相似、一起探索自我的同伴。再比如:在青少年沉迷于社交媒体来交往之时,加强网络监控。就像网约车一样。一坐上去,就会有警察善意的各种提醒、发给亲友的行程信息,即使停车等红灯,也有随时的监控警示,更不用说偏离路线了,下车会有随身物品携带、礼貌地告别等等。可以借鉴,用来提醒、警示,甚至帮助控制那些无法自控的青少年。还比如,在青少年沉迷于社交媒体之后,以社区为单位,网格式管理,配备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或者志愿者,从情绪到行为给予实在的帮助。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盛的世界,既有现实,又有虚拟,他们都是我们发展自我的助行者,愿我们的儿童、青少年都能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怀、教导下走好人生的前半段,收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和与之相伴的成就、声望、尊重。
    2022-01-02 13:34:28 0回复
    0
  • 美,就在身边
    Z世代一代的少年及青年人们与外界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数字媒体与社交网络。网络成了Z世代们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主要方式。朋友圈与短视频社交取代了互相见面时的热切拥抱与滔滔不绝。

    在笔者看来,这种非传统手段的社交方式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促成社交红利的产生。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开放空间,社交媒体例如微信、微博、QQ等确实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通过微博,粉丝可以了解到爱豆的最新日常,原来看似天涯海角的人却好像距离自己仅有咫尺之隔,进一步增加了粉丝与爱豆之间交流互动的可能性。同样,通过社交媒体,观者也可以及时获知身处异地的亲人朋友的日常生活动态,增加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频率,身离心不离。

    然而社交媒体除了开放性这一特性之外,更具备可修饰性这一特点。朋友圈,微博,说说,短视频都是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发布者往往喜于晒出生活的美好瞬间,朋友圈的文案配图都是精挑细选的结果。然而观者在浏览此类日常动态之时往往极易收到此类信息干扰,产生唯自己生活一地鸡毛的错觉。据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笔者认为此项研究结果不无道理,儿童和青年群体生活压力大,思维认知尚未定型,对于外界的纷繁锦簇往往抵抗力较小,容易收到干扰。

    同时需明确的是,网络真实与现实真实具有一定的距离,长期沉溺于社交媒体所营造的虚拟社交空间,往往容易使人忽视现实空间里所蕴含的美好与惊喜,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感会导致心灵上的强烈空虚感,继而厌世悲观,思维活动减少,精神不振。

    不如就将眼光着眼于当下,观察一朵花的绽放,一片叶的凋零。闲时拜访老友,就像汪曾祺老先生所言:“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对万物秉以耐心,会发现,其实,美,就在,身边。
    2022-01-01 23:49:23 0回复
    1
  • 近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而这项研究却并不出人意料。

    社交媒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当代社会,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习惯用它和他人进行交流、开拓眼界、缓解现实的压力。如此看来,技术进步正把人们向越来越好的方向推去。但事实可能不止于此,社交媒体的作用相当复杂,在看似愉快地刷微博、朋友圈的行为背后,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果。通过近年发布的一系列《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我们可以更全面的检视社交媒体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社交媒体有哪些令人满意的功能呢?熟人之间的沟通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70%的受访者认同它能让人们随时了解朋友动态、更方便地和他人交流。同时它也提供了获取更多信息的途径:分别有69%和61%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能让人更快地了解社会热度、增长知识面,显示了社交媒体作为信息媒介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受访者认同社交媒体能够拓展我们的社交圈子(55%)、提升我们的自信和交际能力(38%)和同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8%),而这些积极影响在过去几年中被认同的程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加深。

    而相比之下,社交媒体缓解现实压力的功能由2015年的55%下降到了45%,社交媒体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被大大模糊了。当工作和陌生人也进入了社交媒体之中,大部分人就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以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原来在熟人社交中可以释放的自我也再次被压抑,因此社交媒体们纾解压力的功能也就被弱化了。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地膨胀之中。一部分是担心它对个人隐私的冲击(由2015年的27%上升到2016年43%);同时对健康的忧虑也日益显著:如视力变差(48%)、睡眠时间减少(42%)、注意力也难以集中(27%)等方面的问题被更多人关注。

    在这些纯私人的领域之外,社交媒体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冲击:有22%的受访者认同社交媒体使他们容易受到网上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让人更容易变得空虚浮躁(21%),人际交往的质量(19%)和原有工作节奏(16%)也由此被打乱。这些负面影响在过去几年中程度不断加强,而2016年新加的选项“受不了别人在朋友圈里过得比我好”也获得了8%的认同,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尴尬的现实。

    这些负面效果也有着年龄的差异,90后相对来说最容易受到影响。无论是在注意力、心态还是价值观方面,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随着年龄而递减的。同时80后、90后也更可能对社交媒体中他人的生活产生嫉妒心理和不安全感。

    从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角度来看,很多人看到他人的光鲜亮丽的生活之后,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一方面让自己难以平衡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同时也用这种理想化的角色怀疑自己生活的价值——即使知道在社交媒体中获取的信息也许并不准确,大多数人也很难逃离这种自我怀疑的陷阱,焦虑和一系列负面影响也就由此产生。

    作为现代人,应该有意识地规避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平衡好心态与带来的不良习惯,如此才能健康生活。
    2022-01-01 22:49:46 0回复
    1
  • 近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而这项研究却并不出人意料。

    社交媒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当代社会,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习惯用它和他人进行交流、开拓眼界、缓解现实的压力。如此看来,技术进步正把人们向越来越好的方向推去。但事实可能不止于此,社交媒体的作用相当复杂,在看似愉快地刷微博、朋友圈的行为背后,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果。通过近年发布的一系列《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我们可以更全面的检视社交媒体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社交媒体有哪些令人满意的功能呢?熟人之间的沟通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70%的受访者认同它能让人们随时了解朋友动态、更方便地和他人交流。同时它也提供了获取更多信息的途径:分别有69%和61%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能让人更快地了解社会热度、增长知识面,显示了社交媒体作为信息媒介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受访者认同社交媒体能够拓展我们的社交圈子(55%)、提升我们的自信和交际能力(38%)和同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8%),而这些积极影响在过去几年中被认同的程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加深。

    而相比之下,社交媒体缓解现实压力的功能由2015年的55%下降到了45%,社交媒体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被大大模糊了。当工作和陌生人也进入了社交媒体之中,大部分人就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以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原来在熟人社交中可以释放的自我也再次被压抑,因此社交媒体们纾解压力的功能也就被弱化了。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地膨胀之中。一部分是担心它对个人隐私的冲击(由2015年的27%上升到2016年43%);同时对健康的忧虑也日益显著:如视力变差(48%)、睡眠时间减少(42%)、注意力也难以集中(27%)等方面的问题被更多人关注。

    在这些纯私人的领域之外,社交媒体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冲击:有22%的受访者认同社交媒体使他们容易受到网上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让人更容易变得空虚浮躁(21%),人际交往的质量(19%)和原有工作节奏(16%)也由此被打乱。这些负面影响在过去几年中程度不断加强,而2016年新加的选项“受不了别人在朋友圈里过得比我好”也获得了8%的认同,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尴尬的现实。

    这些负面效果也有着年龄的差异,90后相对来说最容易受到影响。无论是在注意力、心态还是价值观方面,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随着年龄而递减的。同时80后、90后也更可能对社交媒体中他人的生活产生嫉妒心理和不安全感。

    从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角度来看,很多人看到他人的光鲜亮丽的生活之后,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一方面让自己难以平衡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同时也用这种理想化的角色怀疑自己生活的价值——即使知道在社交媒体中获取的信息也许并不准确,大多数人也很难逃离这种自我怀疑的陷阱,焦虑和一系列负面影响也就由此产生。

    作为现代人,应该有意识地规避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平衡好心态与带来的不良习惯,如此才能健康生活。
    2022-01-01 22:49:00 0回复
    0
  • “研究”还需往前再走一步

    柏文学

      “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这样的研究结论能启示人们什么呢?“可能”,或然性虚词;“常用”,模糊性副词。非定量的模棱两可的描述,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实在无多。

      研究团队先对8045名成人进行抑郁症评估,再对其中无抑郁症状的5395人跟踪调查;后续筛查时发现482人出现轻微抑郁症,其中Snapchat、Facebook和TikTok使用者的抑郁症状分别增加53%、42%和39%。我觉得还需进一步研究,这8.9%(482/5395)的样本抑郁症状显著增加与使用社交媒体是否构成实质性因果联系?另91.1%(1-8.9%)抑郁症状没有显著增加的样本使用社交媒体状况如何?两者每天平均使用社交媒体时长各是多少?

      研究结果还显示,TikTok和Snapchat使用者,35岁或以上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Facebook使用者,35岁以下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这也需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才有利于坐实那个“可能”。其实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很多,社交媒体诞生之前抑郁症就已存在。现今全球社交媒体用户数42亿,占总人口53%。研究者应当另建一个完全不用社交媒体的样本空间,对其抑郁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同步对比研究,研究结论才有说服力。

      还有,什么叫“常用”?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达到几个小时便叫“常用”?需定量表述。不难相信,过度使用社交媒体、长时间沉湎于网络、在碎片化信息中不知所措、让手机依赖症偷走睡眠、户外活动线下交流趋零,肯定是坏事,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很多,包括引发抑郁症。然而在当今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信息化社会,不使用社交媒体也会产生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心理疾患。过犹不及;不及犹过。

      希望研究者用足够大的样本空间进行对比性的调查研究,看看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多少时间后产生了哪些不良后果,拿出定量描述的结论,以便有说服力地给出人们每天使用社交媒体不要超过多少时间的科学建议。
    2022-01-01 20:40:57 0回复
    0
  • 年轻人“网上冲浪”愈发焦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研究表明,社交媒体是导致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信息碎片化、手机依赖、偷走睡眠和户外活动时间……社交媒体带来的伤害不只这些,还可能引发抑郁症。虽然社交媒体让人们更容易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家人进行交流、了解最新资讯,但它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立感、网络暴力和睡眠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抑郁症患病率的上升。
    “即刻满足”是网络的特点之一,你想要什么,点击一下,最多一两秒,手机、电脑或者其他数码产品就能给予你反应和结果,你的需求得到了快速满足。当你熟悉这种机制后,你会认为网上社交也是一样,例如你给别人发个信息,你会不会刻意地等待?这取决于你发送的信息的重要性和发给那个人的重要性,越重要,你等待的时间里就越焦虑,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应,你会感到沮丧或者受挫、愤怒。
    社交媒体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孤立感,因为大多数人在网络上呈现出的是他们生活的“快乐版本”,而不是他们生活的“真实版本”。这会造成一个假象,那就是:别人似乎都过得很快乐、很完美,只有我自己过得不那么好。这种影响会表现为我们在一段时间远离手机后,我们会忍不住“玩”一下手机,看看有没有人找你或者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这就是当下的通用的网上社交方式带来的“虚拟式”焦虑。
    Sherry Turkle认为,我们依赖社交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一旦脱离虚拟,孤独感就随之而来。换言之,人们想要借助社交网络来摆脱内心的孤独感,结果却多多少少地陷入了一种“群体性孤独”当中。但是这种孤独感并不是不可消除的,对信息适当的断舍离、对人际关系的重新审视、对自我效能感的重新认识都可以帮助我们挣脱倦怠的桎梏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交媒体。当然,社交媒体巨头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帮助年轻人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2022-01-01 20:38:55 0回复
    1
  • 社交媒体的阴暗面:是朋友圈、微博让你抑郁的?
    社交媒体,是广大群众用来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与见解的互联网平台,现如今,使用各种社交媒体,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认为,社交媒体大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特别是青少年。
    社交媒体会让人产生挫败心理,社交媒体往往涉及通过图像或文字来发送信息。但是这也是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焦虑的,比如在收到回复之前的短暂的空白时间。此外,朋友圈、微博等等社交媒体中的“集赞”系统也会让人产生攀比心理,精心设计自己的内容来博取关注与喜爱,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不再局限于随处可见的学霸、天才,还会比较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伴侣,以及拼搏路上的自己...... 当我们认为自己远不如人时,自尊心会受到挫败!
    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越长抑郁风险。有研究发现,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每增加1小时,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就会增加0.64个单位。专业医师介绍称:这种情况的本质是信息摄入过剩造成的结果,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接收了过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我们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现在的社交媒体,大都有意无意的在贩卖一些焦虑感。当你看见小红书上打扮精致的女孩子,或者是看见收到无数offer的北大学姐,这也就产生了容貌焦虑、成绩焦虑等等一系列焦虑问题。所以说热衷或者沉迷社交媒体的人,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消耗更多时间的人。比其他的人更容易又抑郁和焦虑的情况。
     此刻,拿出你的手机,认真回忆你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是不是社交媒体类的软件,如果是的话,你就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无论是想要从这社交软件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还是想要享受娱乐的刺激,都要记得留出时间给自己,也给现实生活中值得你花时间去陪伴、去争取的人和事。
    2022-01-01 19:46:42 0回复
    1
  • 拒绝社交“尼古丁”
    社交软件对人的吸引力不用多说都能感受到,有些人没有手机就会很焦虑,不停地找手机,可见社交软件早已从人们娱乐的工具成了会让人上瘾的“尼古丁”。而社交“尼古丁”可不仅仅会让你上瘾,还会增加你患抑郁症的风险。
    近日,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这和我们一般认为社交媒体可以排遣寂寞、减少抑郁的观点完全相反,可见有些事情并不能单一地去看待。
    人类交往的内驱力是孤独,而社交媒体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去派遣孤独,消磨时光,去寻找归属感来缓解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安和失落。但社交媒体提供的世界是虚拟的,有些甚至和现实世界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畅所欲言,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但人们进入虚拟世界只是暂时的,最终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而且人跟人之间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仅仅依靠虚拟世界的交往是没办法真正消除,社交媒体只是排遣孤独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却可以让你迅速沉迷其中忘记了自己来时的初心,等到你从虚拟世界出来,孤独感和陌生感只会更加强烈,内心的空虚迫使你再一次沉迷于社交软件,现实又让你不满想要逃避,这些都在无形地将你往抑郁症的道路上赶。
    社交媒体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却并未改变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终靠的还是走心,有些人尽管朋友很多,圈子很广但是真正交心的却并没有几人,所以与其在网上找一个和你聊得来的网友,不如在现实生活中好好经营一段友情。人总归是要立足于现实,社交媒体可以给你一时的欢愉却无法给予你现实中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另外,对于孤独我们不应该想着去躲避,撇开生活的喧嚣会发现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和你想到相同灵魂、相似追求的人几乎不可能。所以与其逃避倒不如学着享受,去感悟。要知道有很多轰动世界的文学作品和哲理都是在孤独中产生的。
    以前的车、马、信都很慢,但依旧没有阻挡我们想要交流的心,现在的联系很方便我们却习惯于把自己封闭起来,沉迷于社交“尼古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时代确实在变,联系工具也在变,但人生而自由,不可深陷社交媒体的“沼泽”,若想泰然处之需拒绝社交“尼古丁”。
    2022-01-01 17:16:01 0回复
    1
  • 别让“发光的屏”困住炙热的心
    近几年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让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大大提升,人们往往会登录社交媒体消磨零碎的时间。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患抑郁症的风险有关,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渐渐加大,娱乐时间越来越少,这些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焦虑、消极的情绪如野草般蔓生,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越来越常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它表现在对情感,社会群体归属感的追求。人是群体性动物,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群体生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就是人的社会需要的体现,信息爆炸的大数据社会下,个性化的定制使人们往往更容易在网络上找寻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类群体,以此来刻意寻求社会和人的归属感。

    强烈的落差感是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长期沉迷在自我构造的“完美世界”中,会被大数据的“铁链”束缚住手脚,被迫接收各方面的理想内容,一屏之隔,看着屏幕对面的恣意潇洒,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的本能会产生一种“比较”。而这些比较一旦产生,个体内心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它可能是正向落差的优越,也可能是负向落差的挫败。平凡乏味的生活与多彩多姿的“理想化”生活相比,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挫败,巨大落差会让人产生低落的情绪,持续低迷的心境,从而导致抑郁症。面对这种境况,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鼓励自我,勇敢面对现实生活,感悟美好。

    《从前慢》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升和科技的发达,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不再通过书信表达真挚淳朴的情感,社会交际工具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长此以往就造成在社交媒体上交谈甚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话可讲的现象。人们被困在一张会发光屏幕里,只会用手指敲击着键盘,用表情包表达不属于自己的感情。网络上的狂热情感与现实生活中无处倾诉的孤独像是困住心灵的两堵墙,将人们内心紧锁,情感断裂,交流成阻,抑郁,焦虑,不安,肆意汹涌。

    江苏大学文学院的周衡老师,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会给你们两次逃课的机会,一定有什么事比上课更重要,可能是楼外的蒹葭,可能是今晚的月亮。”发光的屏幕不是生活的避难所,现实的世界也有许多的诗意和美好,不妨把自己真诚而炙热的爱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吧,人与人本该如此。
    2022-01-01 16:08:04 0回复
    1
  • 走出网络世界 拥抱现实生活

    近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互联网无疑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可看似热闹的网络社交背后,隐藏着人们巨大的空虚感。

    网络世界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世界。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美好分享给别人,享受网络世界赋予我们的表达权;也可以不受时间或地点限制轻松地了解对方和保持友谊;更重要是的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得到欣赏和认同。社交媒体平台让再小的个体都能找到观众,获取互联网时代无法想象的存在感。

    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通常都是展示生活的美好的一面,网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人“包装”后的完美形象,并且有意无意地与这种过高的标准来评估自己,从而容易产生焦虑的悲观消极情绪。社交媒体中氛围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那些自我认识形成期的青少年,他们该形成的真实的自我意识会被“讨好人格”所破坏,而用积攒下来的“好友”和“粉丝”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长此以往,他们会沉浸于虚拟社交中,恐惧那些对身心有益的现实中的社交活动,这种消极的影响会导致抑郁、焦虑、孤独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网络世界的乘风破浪,是现实世界消失的开端。长期躲在网络平台下,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孤独的人容易产生疏离感。归根结底,网络社交平台只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它不能代替现实,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反而增加了痛苦。若要摆脱网络社交带来的空虚感和孤独感,最重要的回归现实生活:一要限制所使用的社交平台的数量,删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交软件;二要刻意控制“访问”社交媒体的时间,不要让自己时刻沉浸其中。试着慢慢走出网络的虚拟社交的世界,回归现实世界的生活,去仰望蓝天白云,拥抱绿水青山。
    2022-01-01 15:05:35 0回复
    3
  • 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智能手机普及,让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大大提升。近日,一项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患抑郁症的风险有关,每天电子产品屏幕的使用时间超6小时,人更容易抑郁。在频繁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中,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困扰。对此,笔者认为社交媒体往往并不能解救他们,相反,可能会成为加速“抑郁因子”分泌的利器。

    狂飙的欲望之车在网络上横冲直撞,互联网将人的情绪无限放大。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新闻,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个体不可避免地会被群体的情绪所传染,喜悦也好,悲伤也罢,更多的是愤怒、嫉妒与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发酵。通过社交网络偷窥别人的生活,也同时进行着社会性比较。人的心理是有不平衡时候的,当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见别人的优秀,看见别人成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存在,尤其当他们看到朋友过得比自己好时,这无疑放大了自己的焦虑。由此,这些情绪逐渐摧毁他们的自尊,他们慢慢被自卑感裹挟,被“抑郁因子”所控制。

    事实上,这种现象的背后,常常掩盖着吹嘘和炫耀,说到底是人们的虚荣心理在作祟。现在,为了获得更多的点赞、关注和评论,人们总是试图发布自己最好的视频、照片和状态,以此来充盈虚荣心,即使是记录生活也是为了给别人看。笔者认为,这些人只是把光鲜的一面展示在了社交网络上面,然而当虚荣胜利时,太多让人羡慕的背后是与之相反的现实。如此的恶性循环带来的是攀比,焦虑,没法专心,以致抑郁。

    社交媒体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今天,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个体快速获取和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对于社交来说,更重要的是沟通的质量。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与沉浸于网络社交媒体的程度呈负相关。已经有抑郁倾向的重度网络社交媒介使用者,是时候将目光从电子屏幕上移开。但这并不意味着非得“戒掉”社交媒体,而是要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生活是毛绒绒的,回到自身,接受自己的平凡,回到人间烟火。
    2022-01-01 13:31:43 0回复
    1
  • “事与愿违”的社交媒体使用需谨慎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新,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便利,社交圈也被无限放大。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件促进沟通、消解孤独的好事。然而根据研究表明,这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人们本期待着社交媒体能够打破时空的壁垒,使交流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大量社交媒体的使用却把人封锁在一个更小的屏幕里。一切沟通都通过屏幕进行,这就导致了忽视现实、不合群的现象出现。人们常常沉浸在网络塑造的虚拟关系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沟通联系。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一个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平均时间为2小时24分钟,远远超过现实社交时长。这也就带来了世界上最遥远距离的出现,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同时,人们在社交媒体中所看到的,往往也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理想化的形象。根据医学博士Igor Pantic的研究,社交媒体的使用会扭曲人们对他人生活和性格的看法,带来一种他人都比自己优秀的错觉,从而摧毁自尊,导致抑郁。这对青少年和年轻人来说尤其突出,因为他们更有可能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其次,人们渴望通过社交媒体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社交圈,然而社交媒体的信息往往将我们局限。首先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社交媒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吸引眼球,许多人在网上故意夸张宣传以制造爆点。然而儿童和青年群体辨别真伪的能力不强,极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进行盲目攀比进而导致焦虑。同时人们看到的信息往往是大数据根据一定的算法推送来的,接收的也只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这也缩小了我们的社交圈。

    社交媒体的使用原来意在打破屏障,然而却使人们陷入了另一个屏障中。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实不可取,多一些现实中的交流沟通才是增强幸福感的好办法。
    2022-01-01 12:20:07 0回复
    2
  • 我患抑郁症与社交媒体无关

    近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我们一般认为常用社交媒体可以排解孤独,融入社交圈,是会减少抑郁风险的,而科研机构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对此,你怎么看?

    我无以回答。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的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产高端科技,对我这样的无根草命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连说话的资格也没有。

    但是有一点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已经有20多年的病史。我患抑郁症与社交媒体没有半毛钱关系,却来自长期的、不堪重负的家庭压力。我儿子从小患上癫痫,开始在全国有名的部队精神科医院治疗,抱有很大希望。10多年后,非但没有治好,病情越来越重,不得不辍学在家,对医院失去了信心。我也知道这是不治之症,但我不肯放弃,开始四处求医,八方问药,不仅吃遍大陆所有药品,还有宝岛和美国的,用过民间秘方几十种,折磨了我整整40年。经济上债台高筑,精神上彻底崩溃,环境应急因素成了促发抑郁症的主要导火索。抑郁症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药物仅是保守治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要靠自我调节。

    我除了每天准时服药外,社交媒体成了我辅助治疗的一种依赖,感觉双贯齐下效果良好。

    一是微信抖音。微信里有我的好友、知音,凡是烦心事就向他们倾诉,开心事与他们分享;朋友圈里凡是正能量的我都乐意浏览,调节自我。我不玩抖音,也不会玩,只是从抖音中找到乐趣,愉悦心情,切身体会到笑能治病的道理。

    二是博客修心。龙城博客是社交媒体中的一分子,她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了我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一剂良药。每天上了博客就能静下心来,仿佛看到了大家一张张笑脸,阅读博友写的文章,也是心灵的碰撞,我为他们点赞;把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既放松心情又在成就感。虽然写博没有经济效益,但是她能为我精神疗伤,让我获得用金钱买不到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明白疾病是科学问题,更是社会价值观问题。
    2022-01-01 10:04:01 0回复
    2
  • 媒介即人的延伸

    “媒介即人的延伸”,麦克卢汉在他的传播学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指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他老人家没有料到的是,新兴的网络社交媒体全面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对人的感觉和感官的的延伸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手机俨然像是长在人身上的一个器官了。我们一般认为常用社交媒体可以排解孤独,融入社交圈,减少抑郁症的风险。但近日哈佛大学等名校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在儿童和青年群体中尤为明显。
    不可否认,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聊天软件QQ,微信,微博等,视频软件抖音,快手,B站等。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机达到110次,点击手机高达2000 次。笔者认为,对于心智不健全的儿童和处于激烈竞争内卷状态下的青年人而言,常用社交媒体确实会增加使用者患抑郁症的风险。
    首先,新兴社交媒介的使用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相应发生改变。网上是社交牛逼症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社交媒体让内心的想法有了释放的天地,但同时也关闭了与他人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大门。年轻一代过多依赖社交媒体,导致真实社交缺失,情感上的共情能力退化。
    其次,人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无法自拔。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像是精神鸦片,新闻层出不穷,信息铺天盖地,短视频一个接一个无限下拉……人是意义的动物,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一天后,人的孤独空虚感油然而生。各种社交app充斥着过多攀比和过激言论,容易导致焦虑不安等情绪。伴随着网易云音乐里沮丧的歌曲,负面情绪不由浮现,就很容易使人emo(Emo全称Emotional Hardcore,是情绪硬核的意思,网络语境中常用来表示丧的,忧郁的,伤感的感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不抑郁才怪。
    社交媒体的使用与儿童、青年群体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值得警惕。呼吁青少年限制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放下手机,毕竟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代替整个真实的生活。拒绝网络emo,拥抱真实社交,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更多积极情绪。
    2021-12-31 18:24:29 0回复
    1
  • “研究”还需往前再走一步

    柏文学

      “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这样一个研究结论,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令人迷茫!“可能”?或然性的虚词;“常用”?模糊性的副词。这些非定量的模棱两可的描述,呈现的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实在无多。

      研究团队先对8045名成人进行抑郁症评估,再对其中没有抑郁症的5395人进行跟踪调查。在后续抑郁症筛查时发现有482人出现轻微抑郁症,其中Snapchat、Facebook和TikTok使用者的抑郁症状分别增加53%、42%和39%。我认为,这8.9%(482/5395)的样本抑郁症状显著增加,与使用社交媒体是否构成实质性因果联系;另91.1%(1-8.9%)的样本抑郁症状没有显著增加,使用社交媒体状况如何;两者每天平均使用社交媒体时长各是多少等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该项研究结果显示,TikTok和Snapchat使用者,35岁或以上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Facebook使用者,35岁以下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这是为什么?也需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才有利于坐实那个“可能”。其实,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很多,在社交媒体诞生之前,抑郁症就已存在。现今全球社交媒体用户数42亿,占总人口53%。研究者应当另建一个完全不用社交媒体的样本空间,对其抑郁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同步对比研究,研究结论才有说服力。

      还有,什么叫“常用”?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达到几个小时便叫“常用”?需要定量表述。不难相信,过度使用社交媒体、长时间沉湎于网络、在碎片化信息中不知所措、让手机依赖症偷走睡眠、户外活动线下交流趋零,肯定是坏事,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很多,包括引发抑郁症。然而当今社会,不使用社交媒体也会带来诸多消极后果。所以,希望研究者用足够大的样本空间进行对比性的调查研究,看看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多少时间后产生了哪些不良后果,拿出定量描述的结论,以便有说服力地给出人们每天使用社交媒体不要超过多少时间的科学建议。
    2021-12-29 08:32:49 0回复
    0
  • 屏幕背后的键盘侠心态使得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比例失调。
    2021-12-28 21:19:46 0回复
    0
  • 6417
    积分
  • 179
    博文
  • 1220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