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孙卓的选择,是受害者的自我和解

marx 最后编辑于 2021-12-27 08:18:25
5023 3 9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就像其他一切事物一样,聚光灯下的少年,并不游离于固有的生活之外,亲人相见,不足以将他完全剥离出来。

对于还在山东阳谷读高中的十七岁少年孙卓来说,12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与他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终于找到了他。14年前,三岁半的孙卓在深圳被拐。随后的14年里,他的亲生父母孙海洋夫妇一直走在寻子路上。直到今年12月,在社会多方力量的推波助澜、协同合作下,孙卓再一次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家人得以团聚。

故事看起来走向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寻子父母找回被拐孩子”的团圆场面,闻者动容,见者流泪。寻亲者难掩喜悦和激动,涕泪纵横,作为拐卖案件受害者的他们终于结束了长达数十年噩梦般的寻子路程;而那些被找回的孩子,在这样欢欣激动的场合里却大多显得不知所措,很多时候,你甚至无法判断他们复杂而难懂的表情下是兴奋,还是慌乱。

作为拐卖案里的另一个受害者,他们离家时大多还是两三岁的幼儿,也许在仅有的人生记忆里,关于生父母的画面已经被时间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和“养父母”交织数十年的生活琐事和伴生的社会网络。作为被找回的对象、“寻子父母找回被拐孩子”里的宾语,他们的声音很少被听到。

 “回归亲生父母的家庭”无疑是大众朴素伦理观下的最佳回答,也是对亲生父母数年来辛苦寻找的最大宽慰。但观照现实,回归原生家庭的阻力巨大,有不少被找回的孩子,最终选择留在“养父母”的身边。电影《失孤》里的原型郭刚堂在今年终于找回失散24年的儿子郭振,但郭振表示“工作和生活都已经安定在那边,不考虑离开养父母,但会常回去看看。”

舆论的导向终究是导向,拐卖案件里的孩子,无疑是一个具体的、嵌套在过往生活里的人,而不是聚光灯下一个抽象的人,你无法形而上地判断他,要求他清空一切,重新开始。接受这场突如其来的身份变化,重新认识亲生父母这对“陌生人”,重构自己的社会角色,这需要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

回到生父母身边,说明他已经做好重建自己身份与亲情纽带、社会联系的准备。

留在养父母身边,也许是难以消化这场突如其来的身世变动。

不管孙卓作出什么样的决定,这都是他,一个受害者,一个具体的人与自己的和解。

于旁观者而言,「被拐儿童回到生父母怀抱」无疑是个绝佳的令人动容的睡前故事,而当它发生在一个具体的家庭身上时,那必定是一段漫长、复杂,甚至充斥着绝望的经历。

   寻子之路的句号画上,生活新的篇章开始续写。孙海洋一家的麻烦没有完全解决,孙卓的去向仍未可知,但有过直面生活痛苦的磨练,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冯鹤鸣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 人参果
  • 陆吾
  • 张秋生
  • 西江月
  • 方块糖
  • 无所求
发送

3条评论

  • 如果养父母真的用了心养育过,也要记着这笔情。
    2022-03-20 13:50:02 0回复
    0
  • 分析的很到位,好文章
    2021-12-25 15:45:11 0回复
    0
  • 应该由孩子自己选择。
    2021-12-25 09:25:36 0回复
    0
  • 510
    积分
  • 9
    博文
  • 84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