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羿耿庵 最后编辑于 2021-11-12 11:43:20
3913 6 4

羿耿庵:因为热爱  所以坚守

刘宝/文

如果可以穿越时间,看到少年时的自己,羿耿庵会对命运说什么?“感谢书法,为我打开艺术的世界,让我徜徉流连到今天。”

从少年习书到成为书法家,羿耿庵在书法艺术之路上已跋涉五十年,其间世事变幻,人生兜兜转转,但书法始终是他最牵系、付出心力最多的事业。他的恩师沙曼翁曾对他说,“学书法要耐得住寂寞”,现在他也快到老师说这话时的年纪,这句简简单单话语里的况味,他已甘苦备尝,却仍在学书的路上探索前行。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他说。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作家木心的诗《从前慢》这样写道。

羿耿庵生于1959年,他的童年,正是在“从前慢”的时代度过。小学时,有次考试因为字写得不好,被老师扣了2分,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着迷。

他的父亲是戚机厂工人,母亲则是工资低的家属工。那个年代人们生活都很清苦,羿耿庵兄弟5个,家里吃穿用等就更要精打细算,学书法算是很大的额外开销。“我父亲以前念过私塾,毛笔字写得蛮好,家具、雨伞等等,他都要用毛笔写上名字。他也认为小孩该把字练好,不反对我练字。”

羿耿庵学书的条件很艰苦,连张像样的台子也没有,更别说好的笔墨纸张。开始的时候,羿耿庵练字是找旧的本子、报纸,渐渐地,他觉得要练好小楷,还是要用写字本。母亲常让他帮着买菜,每次剩下来两、三分钱,他就自己攒下来,攒够了5毛钱,他就一次性买十本写字本。“那时看电影5分钱一场,棒冰、油条两三分钱,一般小孩早就花在玩上、吃上了,没人舍得花5毛钱买本子。我从小在练字上,就很舍得花钱。”羿耿庵说。

虽然父母理解他的爱好,但练字在当时,基本被视为“不务正业”。高中毕业等待分配工作时,戚机厂工人子弟,多在厂里实习,大多数同学报个到后,就溜出去玩了。羿耿庵早晨去生好炉子,就找个地方练字。工人们很不解,有些人还劝他:“小伙子,像你这样天天写字,将来要饿肚子的。”他也不为所动。

羿耿庵说,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书法作品能卖钱的说法,更不可能有成家成名的想法,他只是单纯的热爱。

1978年,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招专业的书法工作者,羿耿庵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报到的时候,却被分到了印章雕刻厂,分配他去的人说,雕刻厂也可以练字。他懵懵懂懂去了,雕刻厂厂长说,“我们这哪里能练字?这里是做印章,全要雕反字。”羿耿庵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他返回所里,问“我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怎么被分到雕刻厂去了?”招考的老师也帮着说,“这小孩是块未“雕琢”的玉,今后学书法应该会有成就的,应该留在工美所书法组。”就这样,羿耿庵成了专业书法工作者——后来有人告诉他,考上的学员能留在所里,大多是是干部子弟。

能够专职写书法,羿耿庵如鱼得水,每天清早从戚墅堰挤公交车到所里,晚上乘最晚的一班车回去,上班基本就扑在练字上。所里晚上有轮流值班的制度,一次补贴三毛钱,年轻人多不愿意值班。羿耿庵就替同事值班,补贴还是他们拿,“那时我家里地方小,晚上没法练字,回到家只能看看书。值班的话,我就可以留在所里多练练字。”

工美所楼下就是人民公园和南大街,所里年轻的同事,常常会溜出去逛逛街、逛逛公园,羿耿庵却心无旁骛,每天埋头练字。“我只感到写字的时间不够。”羿耿庵说。

刻苦练了三年,羿耿庵越来越迷茫——指导老师要求他,只能照着老师的字写,“那个年代,一个是书非常少,字帖就更少,年轻人见不到古人的经典字帖;一个是老先生,坚守旧时收徒弟的老观念,不允许学生学旁人的字。”随着自己的成长,羿耿庵隐隐感觉到,这种“死用功”不行。

因为学书刻苦,常州书画界一些老前辈如戴元俊等,慢慢知道“工美所有个用功的年轻人”。他们也会给他一些指点和建议,还介绍他去拜访名家。

1981年,戴元俊把羿耿庵引荐给自己的老朋友、书坛前辈沙曼翁。沙先生出身世家,是书界有名的篆隶大师,用墨尤其匠心独具,与林散之并称当代大家。羿耿庵拿着戴元俊的推荐信,乘火车转公交,找到沙先生家时,已经是中午吃饭时间。沙先生当即招呼他,“先坐下吃饭,吃了饭再说。”

吃完饭,沙曼翁看了羿耿庵带去的“铺盖”——他练字的大量习作说,“侬写格字还是有一定功力的,但字还有些呆板,用笔用墨要讲究灵活、虚实变化的。”接着,沙曼翁给他讲写字与书法的区别,汉字书体变化的源流,学书的门径。

羿耿庵说,他此前也见过些名家,但多只是泛泛而谈,自己受益不多。沙先生短短几句话,如醍壶灌顶,给他打开了新的世界。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对羿耿庵来说,考上工美所,成为专业书法工作者,是其中一步;21岁拜沙曼翁为师,则是更重要的一步。

那时羿耿庵刚工作不久,每月工资上交给母亲一半,其它除了生活日用,所剩无几。但是他仍省出钱,每月带上习作去苏州拜访、请教,在沙曼翁的诸多弟子中,他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

沙老对羿耿庵学书要求甚严,入师门之初,便教导他初学书法便要入正道,不自正入,不能变出。“正入”就是要从临摹古人经典碑帖入手。先要“有古无我”,继则“古中有我”,再则“以我为主,以古为辅”,即不以模仿古人点画、用笔、结体等形似为满足,而要得古人法书神韵。有一次,羿耿庵呈上临写的甲骨文习作,沙老见他用笔有点软,便拿出《甲骨文原拓》启发他:“甲骨文是用刀锲刻的,多直线条,用笔劲挺,转折多方折。”羿耿庵突然顿悟,对甲骨文书法有了新的认识。

沙曼翁告诫羿耿庵,学书要取法经典,篆隶学秦汉,楷、行、草法晋唐,取法乎上,才能得乎其正。但师古不可泥古,“须推陈出新,不然终是书奴。”书家要想有成,必须要多读书,以明书理、涵性养、变气质。比如,学隶、分书要从籀篆入手,因为隶、分书是从籀篆演化而来,“非究于篆,无由得隶”,多读书,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得高古之气,又融会自我生命情怀。

忝列门墙,羿耿庵常常能亲炙沙老作书的风采,尤其用墨,更是一绝,总是先蘸浓墨,再蘸少许清水破之,字也就有了浓淡枯湿的变化。“清以前书家大都喜欢用浓墨重墨,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和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后世书家开始注意用墨变化,这就是求变呀。”沙曼翁还常让羿耿庵陪他去苏州人民路上的古旧书店买书,在随沙曼翁出游安阳、郑州、徐州、南京、扬州等地时,羿耿庵常见老师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读书,每读到好的句子,就随时记录下来。言传身教,让他受益匪浅。

23岁时,羿耿庵用铁线篆书《泰山刻石》手卷。沙曼翁看了非常高兴,欣然题首“秦篆正宗”,并跟他说,这个字体你不用再练了。

1984年,河南安阳举行甲骨文书法大展,羿耿庵和老师沙曼翁的作品同时入展,这对他是很大的鼓励。但在单位请假时,领导不同意,“去就算旷工,回来就开除。”羿耿庵当时年轻气盛,“开除我也要去!”回来后,果然被单位除名,在80年代,这可是对人影响很大的事件。没了收入,羿耿庵只好给一个原来的同事,加工玻璃猫工艺品维持生活。好在,很快他因为书法专长,被常州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宣传科录用。

有段时间,一建司当时承接新建机场工程,羿耿庵被派到工地驻点。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远在农村的工地连张写字台都没有。不能写毛笔字,他在四面透风的工棚里,用钢笔临完了李瑞清的《毛公鼎》,“后来看,清道人的书法,其实对我帮助不大,但我还是感激那段经历,在最艰苦的时候,都没有中断练字。”羿耿庵说。

羿耿庵后来还做过记者等工作,但书法始终是他人生的重点,为此放弃了很多在旁人看来不错的收益。正因为这种执着,他在书法上逐渐声名鹊起。

1985年,羿耿庵就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之后又应邀多次办展。1995年6月,羿耿庵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年金秋,他又有多幅书法作品入展由中央统战部、全国总工会主办的“迎香港回归•北京国际书画摄影博览会”。

在北京,文怀沙先生观看展览时翘着大拇指说:“这个青年人的书法作品功力这么深厚,一定是下了苦功夫的”。刘海粟夫人夏伊乔热情鼓励他:“你要像海老一样,一定要走出来,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多走走,广开眼界、拓展视野”。《中国书法》杂志创始人謝冰岩对他说:“耿庵,你得沙老亲授,真的是好幸运,各种书体都涉及,还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功力非常深,现在像你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少了,有机会可以来北京搞一下个展,如果你来北京办展,我到时候一定去学习。”

2000年,羿耿庵书法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开幕前,羿耿庵登门请冯其庸先生光临。冯其庸开始说,实在太忙,不一定有时间。看了羿耿庵带去的作品册子,冯老的语气平和多了。他指着铁线篆《泰山刻石》手卷问:“这幅作品,你的笔尖是烧过,还是剪过?”羿耿庵说:“既没有烧也没有剪,就是毛笔悬腕写的。”冯其庸很高兴:“功力不错,我一定去。”也正是在2000年北京书展前,沙曼翁对羿耿庵说:“今后你可以不要看我的作品了!”

北京个人书展后不久,羿耿庵因故办了停薪留职,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读书、练字中。“每天的生活很规律,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写字,什么时候出去看行万里路,看看外面的世界,安排得满满的。别人以为我空闲时间多了,其实完全不是,我还是没时间陪妻子女儿逛街、逛公园。”羿耿庵说。

中年以后,沉潜于读书与练字,给了羿耿庵不同于青年时期的感悟和进益。年轻时读帖,关注的更多是前人书法的结构、笔法、用墨、布局,更多在技法层面。中年以后,则更多体会书写者的人生经历、气质性情,揣摩作者在怎样的心境和生活状况中书写,从字里遄思背后的人生和时代,因为字最终是书写者个人生命体验的抒发,一代人的字,则常常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他对自己也有了更多的“自我”。“比如我的篆隶,跟我老师的就不同。老师的字有种张扬磅礴之气,而我的字则温和内敛,这是我们两人性格气质差异造成的。”

2010年,羿耿庵从家乡常州发起【 “守望经典,弘扬国粹”——千人书写、万人签名汉字书写演示全国巡讲活动】,如今活动已经从常州走向北京,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活动先后走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信息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北京“西城讲坛”、复旦大学、北京金融街、河海大学、常州纺院、江苏技术职业师范学院、天宁寺佛学院等单位举办书法公益讲学活动。2014年《羿耿庵书法讲堂》在国家图书馆揭牌。2018年走出国门,在泰国曼谷曼松德皇家师范学院作汉字书写和推广。

2011年,羿耿庵定居北京,因为他觉得,要有更广阔的艺术视野,还是要在北京这样的文化中心。在北京,他能更方便的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看到高水平的展出和艺术拍卖。“这种视野的开阔对我还是有艺术上的促进。比如,我的行楷一直学的“二王”。年轻时,费新我先生告诉我,‘要想变,就学米’,米芾的字灵动飘逸,好看。我一直不敢学,因为学不好,字很容易变得轻佻无根,我很少看到学米学到位的。但有次嘉德拍卖会,有幅董其昌的字,行楷中化用了米芾的笔法,境界很高,给我很大启发。”

古人说,“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羿耿庵说,他在书法上能取得一点成就,在于自己“欲少”,成长于“从前慢”的时代,一生只够爱一门艺术,就是书法。同时也要感谢时代的发展,这一代人可以大量研读古人的经典,学书的条件远远好过古人。

前不久,羿耿庵去山西忻州、常熟兴福寺,山西的名家和兴福寺寺僧听说他是沙曼翁的弟子,对他非常尊敬,兴福寺里有很多题额为沙老所书。“人们还珍视你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书法家。”羿耿庵说,他为此而努力。

今天出版的巜常州广播电视报》

羿耿庵先生近作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羿耿庵
  • 荷边垂柳
  • 张秋生
  • 陆吾
发送

6条评论

  • 刘宝先生真是大手笔,??‍???‍???‍????
    2022-03-25 14:14:24 0回复
    0
  • ?
    2021-11-14 09:34:16 0回复
    0
  • ?
    2021-11-12 20:55:47 0回复
    0
  • 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2021-11-12 15:23:57 0回复
    0
  • 功成名就靠努力!
    2021-11-12 15:02:26 0回复
    0
  • 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有缘人???
    2021-11-12 11:46:30 0回复
    0
  • 5927
    积分
  • 349
    博文
  • 1658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