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网络生态治理需让人有感

唠叨夫斯基 最后编辑于 2021-08-18 15:52:45
3196 9 9

前不久,因暴雨和疫情,郑州遭受了双重灾难,而恰在此期间,广州叶师傅勇赴郑州救灾,义务修理受损车辆,却不料返粤之后,被网友痛骂“把病毒带回广州”。对此,叶师傅称“做好事的代价太大了”。面对此情此景,我想大多数人的感受应该和叶师傅一样——憋屈、寒心。

叶师傅和一众心怀善念的人无疑是遭遇了网络暴力。更值得我们警醒的是,这并非个例。同样的事情,在去年境外疫情肆虐而国内渐趋平稳的时候也发生过。那时,一大群海外学子回国避祸,却被某些同胞冠以“千里投毒”的恶名,一时间,让人唏嘘不已,不仅慨叹,相煎何急?

可以说,网络暴力是伴随着互联网共生共长起来的,是网络生态的一部分,只可惜它是网络生态中的罂粟花。看上去,似乎透着一股快意恩仇,甚至有着“为了大家好”的道德至尊,岂不知,网络暴力从出现之日起,就有着鲜明的诽谤、诬蔑、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大印记,它们或因私,或因利,或因情绪而爆发,却无关理性和客观,直接针对当事人的名誉、权益和精神,往往以造成损害为必然的后果,有的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已经不是突破道德底线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侵权犯罪行为。

众所周知,网络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翻版,网络暴力就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如果任由网络暴力泛滥,那么广大网民将人人自危,即便是今天的施暴者,有朝一日也必然会成为被噬者。面对网络暴力,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并予以必要的惩治。只有这样,当事人及广大善良的网民才能看到公义的光芒。广州花都区政府主动作为,为叶师傅减免隔离期间的费用的暖心之举无疑是对网络暴力的回击。但就力度而言,还远远不够,这其中,缺少了更为重要的一环,即对施暴者的教育、约束和惩罚。广大善良的网民期望看见施暴者在强大的正义面前的悔过、道歉,甚至是谢罪,能够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的刚性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网民在网络暴力面前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

值得庆幸的是,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等违法活动。由此开启了网络生态治理的新纪元。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网络公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获得自由表达权利的同时,有责任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细心呵护好网络生态;从国家层面上,也应该继续大力推进网络生态治理的法治进程,做好网络生态维护的监督者,让广大网民感受到网络的公平正义和温暖,共同营造一个天清气朗的网络世界。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张秋生
  • 蒋锷初
  • 壹评
  • 陆吾
  • 芝麻汤圆儿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荷边垂柳
发送

9条评论

  • “网络治理刻不容缓。治理网络需先治源头。”

    点赞泉老论点,谢谢!
    网络出现了暴力,这和平台管理及施暴者等几方面因素有关,这个课题很大,另文探讨。
    2021-08-20 06:31:20 0回复
    0
  • 网络治理刻不容缓。治理网络需先治源头。
    2021-08-19 08:26:30 0回复
    0
  • 互联网非法外之地!
    2021-08-19 08:23:05 0回复
    0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构筑和谐网络文明
    2021-08-19 08:08:10 0回复
    0
  • 本文写出了我深藏数年的心声,感谢博主正义的呼声!(本文尚待深入学习和发表个人感概,今日时间不早,因身体原因明日继续学习探讨,再谢博主好文,也要谢谢当班编辑认真审核给予通过多篇评论!)
    2021-08-18 21:51:42 0回复
    0
  • ““广州花都区政府主动作为,为叶师傅减免隔离期间的费用的暖心之举无疑是对网络暴力的回击。””

    点赞广州花都区政府做的好!
    2021-08-18 21:35:52 0回复
    0
  •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并予以必要的惩治。只有这样,当事人及广大善良的网民才能看到公义的光芒。””

    这是必须的!
    2021-08-18 21:32:38 0回复
    0
  • ““众所周知,网络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翻版,网络暴力就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如果任由网络暴力泛滥,那么广大网民将人人自危,””

    推而广之,如果任由网络暴力在博客上泛滥,则广大正直、热情、善良的博友多数会选择远离并弃之而去,使原本乐融融的博客园地变得冷冷清清,现实的情况就是如此!
    2021-08-18 21:26:01 0回复
    0
  • “网络暴力从出现之日起,就有着鲜明的诽谤、诬蔑、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大印记,它们或因私,或因利,或因情绪而爆发,却无关理性和客观,直接针对当事人的名誉、权益和精神,往往以造成损害为必然的后果,有的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已经不是突破道德底线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侵权犯罪行为。”

    非常赞同博主的论点,确实,网络暴力对被侵害者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损害非常严重,对这点本人体会极深!
    2021-08-18 20:04:31 0回复
    0
  • 395
    积分
  • 23
    博文
  • 110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