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铁,我的几点建议:
1-座位波浪式,本意是分隔、限制躺卧,实际上统一的限位,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坐起来感觉别扭,躺卧依旧。
2-文化宫、南大街所有出入口应该加盖顶棚。所谓学院派的视线遮挡理由,为何不可以自信地换一种思路,按照老城厢江南水乡灵动讲究的创意设计出入口造型?难道又是学院派想整体参照打造常州的首都广场风格?面对常州四季分明并不罕见的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是港湾还是阻碍和危险?
3-车站内外用明显、简明的色块、标志、图文等等标明公共卫生间是站内还是站外,融入城市公共设施的统一视觉引导指示布局。
4-所有线路地面出入口周边引导立杆都要完善,除了写明距离出入口大概距离,加上转折方向、简明线路的指示。
5-高架形式多快好省,污染少,消耗少,很快成网,符合中央精神,城市上空轨道穿梭,怎么就不是风景、活力,吸引亲近拉近乘客,架空区域用于公交换乘。重庆等地的高架单轨、云轨模式,有用低噪音的胶轮导轨,或者钢轨的话沿线的控制性规划就要考虑用商业市政公共建筑绿化把居民区隔开。常州人应该要有基于城市特点的灵活创新独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