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读书地,书香润常州】
浅议唐荆川报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后来流传金头玉臂唐荆川之说。讲的是唐荆川去世后,倭寇派人割去了唐荆川的头颅与一只右手。当时的常州府官员与唐氏家人协商后决定,用黄金铸造头颅,用白玉雕刻右臂,补全躯体,然后隆重下葬,以示崇敬。此后,常州民间有关唐荆川先生是“金头玉臂”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此事如果为真,我认为,这恰恰是唐荆川先生的光荣。这说明,唐荆川在世时,倭寇恨之入骨,这从反面证明唐荆川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之大。
如果说上一件事是传说的话,那么下面这件事却是真实的。抗日战争时,常州沦陷,日军因唐荆川为抗倭名将,将其读书处的房屋及墓上树木全部焚毁砍伐,唐荆川手植的梨、荚等也被挖掘净尽。这充分表明了日军对唐荆川的恐惧。
(一)就个人而言,我们应学习唐荆川,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唐荆川是位爱国者,是位值得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我们今天纪念他,他作为爱国者是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道德主题和文化基因,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最为本真、最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道德情感,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的时代特质。
今天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越是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越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干出自己的成绩。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时代也必将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要像英雄唐荆川那样坚守、像英雄唐荆川那样奋斗,从而书写新时代的英雄故事。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英雄人物就是这样的“脊梁”,唐荆川就是这样的人,我们都应该做这样的“脊梁”,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立得起来,受人尊敬!人生当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样的人生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像英雄那样拼搏,认定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不松手,不放弃。
(二)就社会而言,我们应崇尚英雄争做英雄
习近平同志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中华民族素来崇尚英雄,具有英雄主义传统。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胸怀天下、志在经世济民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唐荆川就是其中之一。煌煌中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不可胜计,他们仿佛历史天空中璀璨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令无数后来人慨然喟叹。在他们身上彰显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气韵。
英雄烈士是国家的精神坐标,是民族的不朽脊梁。一方面,我们当深挖英雄烈士这块红色文化资源,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和呈现载体;另一方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制度化、常态化英烈精神教育,通过文献、歌曲、影像、雕塑以及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讲述英雄烈士的光辉历史和事迹,用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感召人、鼓舞人,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力量。总之,我们当多措并举,努力让“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风尚深入人心。
(三)就国家而言,我们应强军兴军,打造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今天的和平不是凭空而来的,战争也从来不曾远离我们。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国力强盛的保障。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盛大阅兵式上,15个徒步方队步伐铿锵、锐不可当,32个装备方队铁流滚滚、排山倒海,12个空中梯队鹰击长空、傲视苍穹……这些,不仅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更彰显出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决心。新时代,面对变幻的国际风云,面对新的壮阔航程上难以避免的惊涛骇浪,面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日益拓展延伸的国家利益的繁重任务,面对推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我们只有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
大国需要盾牌,能战方能止战。2020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央军委2020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全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紧盯强敌对手,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勿忘昨天的苦难悲伤,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有人感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今天我们纪念唐荆川,意义也就在此。大潮逐浪高,扬帆愈前行。让我们以唐荆川爱国之心报国之行为精神动力,努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作者:周二中,民进常州市委宣传处处长
来源:摘自《唐荆川研究论丛》(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