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觉醒年代】百年初心,始于觉醒

何伯良 最后编辑于 2021-03-21 20:24:03
42708 12 10

【觉醒年代】百年初心,始于觉醒

如果转换时空观看《觉醒年代》,它更像是一部青春剧,讲述的是一群“80后”“90后”乃至“00后”的故事:“准80后”的陈独秀,“80后”的李大钊,“90后”的毛泽东、邓中夏、陈延年,“00后”的赵世炎、陈乔年……一百年前的中国,属于这群年轻人;今后之中国,源于这群年轻人。

  青春之群像背后,映衬的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垂暮、晦暗与混沌。《觉醒年代》一剧,没有采用主旋律影视作品常见的命名习惯和叙事逻辑,而将视野聚焦一百年前中国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呼唤,将节点放诸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始于觉醒,那是在求新求变进程中不断探寻、不断试错、不断反思后作出的必然选择。



  何以觉醒,以何觉醒?一百年前,求新求变的新思想流派与冥顽不化的旧礼制观念的种种碰撞对抗,只是《觉醒年代》呈现的表象。这群年轻人济世救民的激情何以与源于西方的科学社会主义最终深度结合并掀起开天辟地的百年巨浪?方是我们把握这段历史的思维主线,也是《觉醒年代》给予我们的时代启示。

  新思想的产生,都是旧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但分化后的方向为何,至为重要。陈独秀、李大钊等觉醒者逐渐认识到洋务运动致力追求的器物现代化、辛亥革命希望实现的制度现代化,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我们不只是技不如人,也不只是制度不如人,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上的落后……”


  《觉醒年代》以文艺手法揭示一曲历史写就的真理:近代以来,从地主阶级洋务派到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各种政治力量由于其阶级局限性,或是只能代表中国之一部,或是忘记了初心,或是沦为少数人攫取利益的工具。历史洪流滚滚,民族复兴大业显然需要依靠更雄浑的力量。

  中国向何处去?不在“术”,而在“道”,即为了谁、依靠谁。何以为道?从百年前的“劳工神圣”,到今天高昂的“人民至上”,贯穿始终的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奋斗,又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奋斗。所谓“觉醒”,自然得益于马列主义之星火,更是一次将最广大人民群众视为国本、国运、国脉的觉醒。

  将“人民”视为变革目的与施政基石,谈何容易?历朝历代,卑贱的劳苦大众无非是纳粮的名字、战场的炮灰而已。封建帝王也曾言及“以人为本”,那不过是“以人为基本”“以人为根本”之意,全无人之为人的本质。而觉醒者之所以觉醒,恰是看到隐藏在人民的救国能量,看到一个国家走向复兴的根本希望。

  而这样的觉醒,也昭示着中国新进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最终深度结合、必然深度融合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依靠人民群众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人间正道。也是这样的真理召唤,中国共产党甫一成立就把人民庄严写在自己旗帜之上并为之矢志奋斗。

  也正是这样的认识觉醒,我们方能在《觉醒年代》中看到诸多精彩而深沉的叙事细节:李大钊典当衣物、预支工资救助赤贫劳工葛树贵、邓中夏到长辛店为工人授课……当济贫救弱的同情之心、善良之心与“人民创造历史”的科学判断将结合,真理的力量如斯:谁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谁就能勇立潮头。


  百年初心,始于觉醒。《觉醒年代》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画面。1919年山东河北大旱,逃到天津找饭吃的难民像猪狗一样苟延残喘。李大钊询问陈独秀建党动机,陈独秀指着难民坚定地说:“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的活着,为了让他们能够获得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缘起,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



  回望百年,为切身体会百姓疾苦,为唤起工农千百万,为一圆小康梦想,无数共产党人走进工厂,走向田野,走入百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批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而正是这样的觉醒,推动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却风华正茂,成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年轻的根源所在。

  有人统计过,数千年中国历史,盛世和治世累计不过400年左右,剩下的都是充斥着灾荒、动乱和腐败的平世、衰世。而今日之中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一个古老民族正以雄壮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其间的密码,或许便隐藏在《觉醒年代》的一段经典台词中:

  “为了你们能当家做主,为了中国的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2021-03-20 18:08:32 来源: 南方杂志评论员丨李焱鑫



探寻百年光辉道路之初心,


《觉醒年代》尽显主旋律题材之魅力 

2021-03-10 21:52

1915年的中国,一代革命先驱还在觉醒之路上苦苦求索。

“只有找到一条新路,中国才不会亡。”

“那何为新路呢?”

“不知道。”

这是在主旋律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第一集当中,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日本初次邂逅、共寻救国之路时的一段对话。当时的国人,尚处于茫然无措的阶段。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内忧外患使得中国置身于风雨飘摇之中。如何寻找到一条契合时局的救国之路?这是那一代革命先驱所孜孜以求的,也是《觉醒年代》一剧要回答的。

文 | 吕昕彤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重点剧目——《觉醒年代》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该剧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风云激荡的伟大历史进程。无数个历史人物在剧里变得鲜活,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历经艰辛探索和思想交锋,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

生动刻画新文化运动群贤

重温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

回溯百年前的中国,重温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是一场肩负着重大使命的创作历程。“不敢接,主要这个题材太大了,而且剧中很多人物都太深入人心,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鲁迅先生、蔡元培先生、胡适先生……担心自己完成不了。”导演张永新虽然此前执导过《风车》《马向阳下乡记》《军师联盟》等口碑好剧,但是接到《觉醒年代》这个项目后,他踌躇数月,后来是和制片人刘国华推心置腹讨论了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才决定要承担这个重任。

对于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与英雄人物,如何创新叙事表达?如何塑造让人耳目一新的影像?又该如何在拍摄手法上加以精雕细琢?从最终呈现效果上来看,《觉醒年代》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新做出了良好的示范,而这与全体主创的匠心是密不可分的。

影视演员于和伟,此次在《觉醒年代》当中饰演关键人物陈独秀。虽然这是他第三次在影视作品里出演陈独秀,但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大篇幅地去完成这个角色。“我们各自去看陈独秀的传记、李大钊的传记的时候,好多次我们放下手里的文本,夜里三四点钟抄起电话就给对方打,沟通和交流心中的感想。”导演张永新回忆起自己和于和伟交流的过程,记忆犹新:“有无数次心情的激动,想表达的欲望,真是畅快淋漓,久违的一种创作上的喜悦感。”

演员的选择,是全剧的重中之重。历经半年多的全国海选,主创团队兼顾形似与神似,集结了知名艺术家和年轻演员,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考虑,进而勾勒出了足以说服观众的群像。全剧采用宏大叙事和底层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不仅揭示了革命先驱挥斥方遒的广阔格局,也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他们温暖亲切的、生活化的一面,比如开篇时陈独秀捡盒饭吃的落魄模样,李大钊结识、帮助长辛店工人葛树贵的慷慨大方,还有毛泽东在湖南首次接触《青年杂志》时站在雨中慷慨陈词的状态……注入情感的朴素表达,让那些光辉的名字更加生动而具体。

戏剧性表达新文化思潮论战

在探索和碰撞之中积极求进

以《新青年》这本杂志的创办过程为主线讲述建党故事,是同类题材作品当中相对新颖的叙事视角,但也是创作的必然。“因为这个故事讲的是从1915年到1921年,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到建党这么一个思想流变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毋庸置疑,《新青年》是真的引领着一代人向前。它是一代青年们觉醒的关键一步。”在导演张永新看来,这样的切入点是非常精准的,因为从《新青年》开始,的确还原了那个时代真正的思想流变的大过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评价称:“像在《觉醒年代》中这样,紧密依托《新青年》杂志的传播轨迹,将多种多样的人物和事件共同组合成一幅完整而又多元、多元而又归一群像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见到,称得上是一次带有集成式意义的美学突破。”

立足于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的生动刻画,《觉醒时代》对新文化运动当中的群贤交锋进行了精彩呈现,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公开开展的思潮论战,一言一行尽显人物的独特性格和思想观点,让观众深感思想的巨变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注定要历经千锤百炼。

事实上,将思想交锋影视化,本身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从言语逻辑的梳理,到人物性格的凸显,再到矛盾冲突的递进,以及心理活动的外化等等,都带给创作团队很大的考验,而这也是《觉醒年代》的艺术深度所在——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评论文章中表示,该片把每个主要人物都作为完整的艺术形象来刻画,借助大量历史资料的线索,利用创作者的想象,找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之核,也找到了他们共处一个特殊时代的文化共性,从而使得这些人物的思想动机、行为方式、道路选择、情感冲突都有了性格支撑,也有了时代烙印。

从剧情的完成度来看,全剧对各种思潮论战予以了较为精彩的戏剧性表达,紧紧围绕“觉醒”的主题,紧扣片名,回溯时代变迁。从李大钊写下《厌世心与自觉心》,呼吁国人“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到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再到毛泽东提出了“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心理体力合二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乃至后续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到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觉醒、工人阶级觉醒……逐步揭示出主题——知识分子和进步学生们的觉醒是社会变革的先兆,由其带动的民众广泛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组织上以及思想理论上做好了准备。

精心复刻历史经典“名场面”

好品质与口碑齐飞获“催更”

艺术化的镜头语言,富含隐喻的细节巧思,贯穿《觉醒年代》始终。经典人物的种种经典场面,在全剧中不时复刻展现,共同汇聚成一段特殊的历史年代记忆,激活了大众的想象。其中,鲁迅愤而创作《狂人日记》的场景,震撼人心,随着镜头的快速切换,鲁迅的扮演者注视着笔端流淌的愤懑,目光冷峻,正如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放下笔的一刻,鲁迅几近虚脱,满地散落的稿纸,装满烟头的烟灰缸,还有摆放在盘子里的茴香豆和辣椒。也正是在这篇文字的末尾,“鲁迅”的笔名首次写在稿纸上,标志着伟大的思想斗士正式宣战。

主旋律题材如何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是导演张永新认为的最大压力,而电视剧《觉醒年代》不失为一份出色的答卷。“我们今天生活在和谐安定的社会中,要知道背后是什么样的人一代一代付出。我们有责任将先辈们的大爱与大美,堂堂正正地表达出来。”他从创作者的视角出发,这样阐述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新青年他们力量源泉在哪里,包括如何去安放、理解、调配我们心中东西方的文化对比。新文化运动否定政治上的、文化上的反动,不是完全否定传统。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东西,在剧中有非常正面积极的表述和呈现。”

自2月1日央视首播以来,《觉醒年代》就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一开播就领跑各类收视率榜单,主话题#觉醒年代#和#电视剧觉醒年代#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2.2亿次。该剧的口碑同样不俗,截至目前,《觉醒年代》的豆瓣评分已经从开播时的8.3分涨到了9.0分。超过1.3万人为这部剧打分,6成以上的网民给出五星好评。

纵使前路未知,但是探索者们的内心却始终燃烧着炽热的火焰。《觉醒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进行全景式展现,以现实主义题材的朴素叙事,立体塑造了人物群像,精巧复刻了历史场景,回溯百年光辉道路,向革命先驱、时代伟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芝麻汤圆儿
  • 西江月
  • 陆吾
  • 人参果
  • 双桂女
  • 何伯良
  • 张秋生
  • 八月小龙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12条评论

  • 谢谢人参果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3 13:05:54 0回复
    1
  • 谢谢张秋生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3 13:05:13 0回复
    1
  • 谢谢八月小龙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3 13:04:34 0回复
    1
  • 谢谢双桂女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2 14:32:27 0回复
    1
  • 谢谢陆吾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2 14:31:50 0回复
    1
  • 谢谢西江月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2 14:31:06 0回复
    1
  • 谢谢芝麻汤圆儿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2 14:30:23 0回复
    1
  • 谢谢人参果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2 14:29:36 0回复
    1
  • 谢谢泉老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1-03-22 14:29:20 0回复
    1
  • 革命先驱们身化火炬,不畏黑暗,照亮前行之路。
    2021-03-22 08:29:53 0回复
    1
  • 不忘初心
    2021-03-22 08:13:33 0回复
    1
  • 世界裂变,追求真理。
    2021-03-22 07:44:29 0回复
    1
  • 72844
    积分
  • 6452
    博文
  • 18891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生于常州,现退休,信仰坚定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