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行都有每行的祖师爷,说白了也就是这一行当的开创者,名词叫:鼻祖。今儿我就和您说说剃头的这一行吧。
这剃头的创始人姓罗,名启德。清初,河北宝坻人。今天人们供奉的画像是他老人家,头戴高冠,脚穿芒鞋,右手捏着剃头刀,左手反提钱袋。早年的理发馆都挂有一块一尺半长,二寸宽,帆布里儿,牛皮面儿的杠刀布。您别小看这么块布,那可是想当年被尊为“圣旨”的“圣物”,是当年咸丰爷封剃头的祖上为朝廷“臣工”的那道圣旨。
那个年代哪儿有理发馆呀!都是挑挑子去走街串巷给人剃头的,这剃头的挑子是用八股线子,前面四股栓木箱子,后面用四股栓铁皮炉子,合起来共八股。人们见惯了,见了他们便喊一声“八股绳儿”,剃头的便知是来买卖啦。他们手里拿着的那个大铁夹子样的东西,用铁棒由中间向上滑去,便发出“嗡嗡”的声音,人们一听到这声响便知道的剃头的来啦,那个叫“唤头”。曾经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儿,是这么形容剃头匠的:打着“唤头”走四方“躬身是礼”两无妨开言先带三分笑利刃在手非盗强温和水儿是阴阳手巾搭在肩膀上“臣工”至尊金口开凌绝顶上大道场在这儿多唠叨几句。三十年代北京城出过四位剃头的名人:一个是有号称“俊刀”的赵喜义;一个是有“秀煎”美赞的田万峰;在一个就是有“花捶”之称的福少甫;最后一个是“拔尊”杨万亭。他们的手艺与名气一直到解放后的六。七十年代都每每被业内人士提起。
满族文化网
作者梅影落研轩主人 哎文话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