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颁奖时,我的心情特别激动。二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顿时跃上心头。
九十年代末,我调任浦河乡乡长。在当时的武进范围内,浦河是一个小乡,也是一个穷乡。工业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且有大量负债,老百姓基本靠传统的农业维持生机。如何让广大农民尽快走上增收致富的路子,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当时上级正在号召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但调什么、怎么调却是一篇大文章。得知时任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江农科所所长赵亚夫是我们龙虎塘人,且在句容带领广大农民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上共同致富道路的消息后,我们通过宋亚欣老书记的关系联系上了赵亚夫,并约定时间专程拜访取经学习。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一行驱车前往,宋亚欣老书记和赵亚夫早已在等候我们。赵老虽已年近花甲,却是精神抖擞,上身穿一件淡色茄克,下身着一条牛仔休闲裤,脚上穿着旅游鞋。虽是初次见面,但由于都是家乡人就拉近了感情距离,相互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赵老说,来一趟不容易,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先看了现场再说。于是,我们随赵老驱车到达了白兔镇。
白兔镇是赵老的试点镇。下了车,赵老带领我们走田间、下地头,就象到了他家里一样熟悉、随和。一边看,一边讲,既参观了由当地农民种植的大面积草莓和葡萄,又专程参观了农科所承包的300多亩岗坡试验田,按赵老的话说,这叫“点面结合”,大面积的推广来自于试验田的成功。在试验田里,我们看到了葡萄、无花果和大棚草莓,还有甜柿、果桑、大枣、枇杷、杨梅、日本砂梨等。赵老对我们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光靠口头宣传不行。镇江属丘林地区,岗坡地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基地的示范引领,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跟着你干。”300亩岗坡试验田,洒下了赵老和农科所工作人员的多少辛勤和汗水无法估量,但正是在这里,赵老带领大家长年累月摸索,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终于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变成了商品,找到了让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从这里,广大农民看到了农业的希望,看到了未来农村的美好前景。岗坡试验田,成了广大农民参观学习的实践基地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再加上从种苗供应到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及产品销售实行全程跟踪,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
一天的参观学习,让我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临告别时,宋老书记问我们:你们知道句容人是怎么形容亚夫同志的吗?大家相互看了看,不知所措。宋老书记哈哈大笑:“要想富,找亚夫”,亚夫同志在我们句容乃至镇江,名气大咧。
赵老61年参加工作就分配到了镇江,他作为农技人员,在走村下乡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想不到农村这样苦,想不到农民这样穷。为此,他把致富百姓作为毕生的追求,下决心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86年,他带着20棵草莓苗到白兔镇种植成功,燎原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一片红火,并逐步发展建成了华东草莓城。89年他又带着巨峰葡萄苗到春城镇试点,并且借鉴日本的早川栽培技术进行改良,一举取得成功,不久便发展到3000多亩,让上万农民受益。60多年一路走来,赵老先后在茅山革命老区推广种植了250万亩应时果品,引进消化了170多项日本新技术,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的直接收益。每年为农民免费上课100多场,累计培训农民30万人次,编写了百余万字的农民科技读物,帮助建立了50多个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忙碌在田间地头。在他的手机里,专驻储存的是二百多位农民种植专业户的电话号码。
赵老亚夫,一个一生专注于做一件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技术专家,用一辈子的心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领着农民富。赵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