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走 进 清 园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1-03-02 08:09:31
13513 5 16

学员优秀作品选【139】

文史语言系文创班  吴川中

一次偶然而必然的机会,我发现了清园,一座古色古香的园子。

退出工作序列后,我把东坡园作为我主要的休闲之处,但随着冬季的到来,户外就不大适合我们老年人活动了,于是找到了光华路上的天宁图书馆。馆内环境一级,是有志学习的老年人,一个绝佳去处。在这里真的要感激常州市人民政府,常州的利民设施是如何的全面,并且也是真正的好。

老家拆迁,我有幸继承了父亲的十多个平方的产权,几经周折,在光华路凤凰路处的荾溪名居,有了一套小户型住房。最近几个月在荾溪名居搞装修,感觉到天宁图书馆到荾溪名居路不远,只要在光华路向东走,过光华桥,走到凤凰路就到荾溪名居。

第一次走没有在意,第二次走,就感觉到,这里怎么会有这些建筑,多多少少我还是对此地有所了解的。第三次就按捺不住好奇心了,过光华桥后,就从东面的桥扶梯下去了。来到这些建筑大门囗,大门是朝东的,抬头看到门楣上写着"清园",二字,旁边还挂着“天宁非遗项目展示馆”、“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等字牌。

整个清园由户内和户外所组成,清园的介绍上是这样说得:凤凰桥畔,有竹数百墩,蔚然成林,林内建园。题曰"清园"。竹,固以树徳,直以立身,空以体道,贞以立志,瘦以知廉,神通松海,品齐兰菊。夫"清园"者,乃寄竹喻志,高洁其心,聚天地间之浩气正气也。园中有清风长廊,家训,家规,家事纵览,两侧,有剔荺轩,非遗文化一留青竹刻,陈列其中;有民俗陈堂,淳朴之民风民俗,满堂生香;有廉政宣教室,咏竹有人,琅琅有声。曲径通幽,博古通今,竹韵清风,升华人之境界也。吾辈当如竹,只争朝夂。浴春雨而生,出尘不染;迎夏日而长,奋发图强;经秋霜而韧,历久弥竖;披冬雪而立,超越人生。人世之风,激浊扬清,中华之梦,梦想成真。

在园子外的东面,有竹数百墩,蔚然成林,并有清风长廊,家训,家规,家事纵览,等等。走进园门,是一个明堂(园子),周围墙壁上,是一些雕庄的古往今来的历史,这里古文物和现代记忆共存。一圈转下来,我觉得今天是补课来了,我原籍就是雕庄,1969年冬,我在现火车站西面的武进县委,拿到盖好章的文书,就回原籍,武进县雕庄公社,雕庄大队,方田村西队务农。

进入清园后,才知雕庄的含义,刚到农村,感到雕庄是大村,应该是武进县雕庄公社的中心,从上辈人嘴里还知道雕庄有大户,而我们村是没有大户的。而且受样板戏的影响,有的人还把它写成刁庄的,或者说有什么大雕,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神雕。今天才知道是一群人在从事竹子雕刻类的工作,而形成的村庄,你说惭愧不惭愧。而且这个村也没有商业街道,不光是大队是冠以雕庄,就是公社也冠以雕庄,而当时公社的行政所在地也不在雕庄村,可见雕庄村有它的特殊性。

南面墙上的抗洪救灾的照片,停住了我的脚步,我在雕庄大队务农的日子,五佰天都没到,但在1970年还真的上了雕庄村,南面的周家头(河南村)的堤岸上,因我所在的村,地势高,不碍事。而沿着雕庄浜的生产队每年到汛期就要加强防汛工作。那一天我们支援的河南村堤岸保住了,我哥因表现出色,后来也得到大队金书记的表扬。真是日月如梭,目前竞成回忆了。

进大门,来到园子的前廗,这排房屋,北面是展厅和办公的地方,中间是通往后廗的通道,两边陈列着展品,南面房间应该是工作室。我进入办公的地方后,刚好碰上一位和蔼的女士,得知她是此办公室的人员,就和她聊了起来,她递给我一张简要介绍,我对照了一下,并得到她的肯定,原来她就是叫徐敏,是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到这里,我的兴趣来了,于是就把那份简介,翻来复去的看。居然看出了以前从来都不知道的往事和知识,这位徐女士传承的  是当代竹刻家,中国留青竹刻五杰之一,范遥青家传技艺。范先生大我十年,巧合的是我原籍是雕庄,1970年整年在雕庄大队务工,开大队会议可能也会在一起。而且我堂嫂就是雕庄村上人,我在1980年就离开雕庄。

不一会,又来了一个男士,我对照一下,应该是范先生的孙子,范千里理事了。由于有着雕庄这个根系,我和他们的交流就变得随意了。和他们聊了一会,趁着他们送客人的时候,我也告别了,当天没有对园区全部浏览一下,我要回去做些功课才行。

过几天,我又去了一次,通往后廗的通道上,两边陈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他们的学员的作品,真的是让我开了眼界。常州的留青竹刻与常州梳篦、常州乱针绣被并称为常州三宝。在申报材料上是这样介绍的:留青竹刻是江苏省常州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清末时期,常州留青竹刻即在国内稳占鳌头,独负盛名。近现代以来,常州留青竹刻名家辈出,精品迭现。

进一步还了解到,常州留青竹刻产品有工艺台屏、工艺挂屏、工艺笔筒和臂搁等多种类型,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整形、描图、切边、铲底四个步骤,要完成一件精品常需费数月之功。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挂屏及笔筒等各种物件,然后打磨光滑,谓之“整形”;将书画稿描印或自画在竹面上,谓之“描图”;以垂直、倾斜、弧形等不同角度切割竹材边缘,谓之“切边”;铲刮竹青,谓之“铲底”。书法作品的铲底是在同一层面进行铲刮,要求笔画边缘流畅,底面留青均匀平滑,竹筋通直;绘画作品的铲底则需根据笔墨的浓淡、深浅、虚实决定竹青是全留、多留、少留还是不留。常州留青竹刻显示出超凡脱俗的美学品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江南文化的优秀代表,这一艺术含量极高的手工技艺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通过前廗的通道,穿过园子,到达后廗 ,房内的北墙有介绍竹与生活的图片,分为衣,食,住,行,用。下面的橱柜里放着所对应的实物。还用图片和文字介绍最大的竹,最高的竹,最贵的竹,最小的竹,方竹和梨竹。

在房屋的西北角和西南角,有二组塑像,分别是以前生活中的场景和用竹子编席,编篾的工作场景。在这中间放置有巾帼舞龙队的龙灯,介绍说雕庄现在有三支舞龙队,在市里也小有名气。可惜的是没有看到舞狮的,实际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雕庄的舞狮也是有名的。房内南墙上的图片介绍了制作竹针的匠人,那个年代,打毛衣是女士的特长,一副好的竹针,是她们梦寐以求的最大愿望。同时也介绍了鸟笼制作第一人,另外对竹编竹篾工艺也进行了介绍。

   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感到有些收获,但想得到更多的收获,应源于更多的了解,所以今后我会多来清园,从而追溯到更多的本土文化精髓。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张生
  • 陈平
  • 八月小龙
  • 羽林
  • 西江月
  • 陆吾
  • 芝麻汤圆儿
  • 双桂女
  • 荷边垂柳
  • 顺其自然者
  • 张秋生
  • 龙潭清泉
  • 居溪人
  • 丽影
  • 方块糖
发送

5条评论

  • 同是乡人,竟不知还有这一妙去处,必定前往
    2021-03-02 19:40:21 0回复
    0
  • 陈老师所介绍的清园就是原来不可移动文物余阙庙,卞庄庵历经艰辛保护移地重建而来.成为雕庄一座传承传统文化新亮点.
    2021-03-01 18:23:01 0回复
    0
  • 前廗----我又认了个字! 读DAi吗啊?
    2021-03-01 11:45:33 0回复
    0
  • 传承本土文化,保护民族根本
    2021-03-01 08:19:21 0回复
    0
  • 但想得到更多的收获,应源于更多的了解,所以今后我会多来清园,从而追溯到更多的本土文化精髓。
    2021-02-28 22:32:03 0回复
    0
  • 21255
    积分
  • 3706
    博文
  • 5677
    被赞

个人介绍

《劲草》文学社社长,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