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在古代,“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示对他人的尊敬。 孟子曰:“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是说恭敬之心就是“礼”,以礼待人,恭敬之心足矣。古人对“礼”十分重视,《中庸.表记篇》说“无礼不相见”。就是说如果别人不遵守“礼”的规矩,不够恭敬,没有礼貌,就不要跟这种人见面。对人态度恭敬就是有礼,所以要求别人有礼,只是为了自己受到尊敬,并非是想贪图别人的财物。正派人胸襟高朗开阔,他们重视精神上的契合,及他人对自己情意的珍视,这种交情是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没有功利考量的交往,不是物质利益上的交易,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们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这种往来不需要用“物”来维系, 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
“礼物”原来是指用于祭祀的物品,后来的人所称的“礼物”原本是叫“祭品”、“牺牲”。礼最初的含义是敬神,所以祭祀用的器具叫做“礼器”。敬神时奉献的祭品或牺牲,叫做“礼品”也顺理成章。用于向神换取保佑或帮助。宗教发展到了一神教以后,大概神厌恶了人这种虚伪的“恭敬”,就禁止了贡献祭品和牺牲,比如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虽然神为人做出了榜样,但人却因贪欲所致,执迷不悟,又把“祭品”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互相交换利益,并把这种交换的媒介称作“礼物”,为这个庸俗的商品披上雅致的外衣,并把这种交易称作“礼尚往来”!用“送”礼物掩盖利益交换的本质,所以“礼物”一词也折射出了人性的虚伪和贪婪。人的礼义廉耻,就在这些“礼物”的“往来”中荡然无存!
《曲礼》说:“ 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人有礼才有别于禽兽。说明这里所说的“礼”是精神的、无形的,不是有形的物质。“礼不可不学”,是说“礼”只能通过学习才能懂得,不是可以通过赠送就能得到的东西。所以“礼尚往来”,不是物质的互换,而是人们精神层面的交流。
“礼尚往来”常常被贪官用来做受贿的挡箭牌,“礼尚往来”的本意是说人们在礼节、礼貌上应该有来有往,别人以恭敬的态度对待你,你也应该以同样恭敬的态度对待对方,并不是要把“礼物”送来送去。 但“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们本来就是因利益而交织在一块的,他们之间的交往无一不跟利益相关。君子之间往来的“礼”,在小人之间就变成了“物”!所以,小人之间就是喜欢吃吃喝喝、送来送去的。如果“礼”夹带了“物”就变成了交易,既然是交易,那就会遵照商品社会的经济规律:等价交换。那些说着“礼尚往来”的人,不过都是想在这“往来”上面赚点利益而已,不但庸俗还有点贱。“恭敬”就成了个虚伪的面具,显得滑稽且丑陋。所以“礼”和“物”是两个对立的东西,互赠“礼物”,实际上是对“礼”的亵渎。有礼就不该有“物”,有“物”就没有“礼”,互赠“礼物”其实只是一种交易。所谓“礼物”其实是市场上的概念,一般是用来交换“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