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话春节》
文/岳 建
过了腊八就是年,临近春节了,春节源自古代,何时官方定下来,说词不一。狭义春节,即岁首,广义春节是腊八腊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直至正月十五观花灯。公历元旦是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中国百姓以春节为重,吃年夜饭,阖家团圆,其乐融融过新年。而朝鲜、韩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共庆欢度春节的。最早的春节——1966年1月21日,最晚的春节——1985年2月20日,相差近一个月,这是闰月所致。
没有了炮竹声声,年味就淡了,但每年放鞭炮,又出了许多事故和火灾,还是平平安安过个年吧。从古至今,鞭炮阵阵,驱赶鬼妖,现在什么都不怕,却怕看不见的新冠病毒,这可恶的病菌,在当今高度文明、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居然夺去了全球226多万条生命,但愿鞭炮能炸死病毒。
过大年是童年最兴奋的时光,有新衣穿(一件罩衣),有花生、瓜子水果、鱼肉吃,还有几毛钱崭新的压岁钱,重要的是又长一岁了,想想心里都美滋滋的。祭灶王、大扫除、蒸团子、做馒头,安宅,农村还要祭蚕花娘娘,祈求明年桑叶长势好,蚕宝宝吃了多结茧子,有个好收成。贴春联、贴窗花,喝守岁酒,大年初一也吃点馄饽,寓意一年到头吃“元宝”,广进财源。在计划经济年代,年前办年货要全家出动的,豆制品、肉鱼、鸡蛋、鸡鸭鹅、咸猪头香肠等,统统要凭票排队供应,有的在菜场,有的副食品大楼供应,这样就要分兵排队釆购,到处都是长长的队伍,都要一二个小时才能购到物,超市还未诞生,大家的脸上却喜气洋洋,因为要过年了。
青年时代过春节,已下乡到农村了,最羡慕的是农民家杀年猪,知青和全家下放户,甭说杀猪了,一年干到头,因透支口粮都称不全,还杀猪?知青们大部分回城过年,那时没有民工返乡潮,但交通不方便,水路陆路不便捷。知青们回家归心似箭,或步行,或乘船,早日与家人团聚,不愿在农村过年。我兄弟俩为了能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过了一个“革命化”春节,煨了一小锅红烧肉,2斤肉仅1.50元,好奢侈呀。现在两块肉都不敢吃,怕“三高”呀。那时买只咸猪头煨白萝卜,就是欢欢喜喜过大年,猪头骨头还要卖给供销社,换2斤食盐的,而且当年还幸福感满满。
改革开放后,超市多多,外加网上购物,一直送到你家大门口,物资丰富,再也无须去冒着凛冽的西北风排队购年货了,虽然方便,总觉得无年味,宁可排半天队,拎几斤黄豆芽和油生腐回家,走在路上是有成就感的,快递小哥送上门,总认为是辛苦他人添麻烦。看来人不可太舒服,还是自已多奔波,多练练腿脚好。琳琅满目的商品,使人们可以天天过年,过年也不期望吃喝了,亲人团聚,走亲访友,才是过年的主题。
春节是中国百姓心中最看重的节日,过年不回家,意味着又要一年后回去看望年迈的双亲了,幸亏有手机,还能发视频含着热泪向父母拜个年。什么发津贴,什么为留守务工人员发年货等等,都是迫于无奈呀,罪魁祸首当然是新冠病毒,这个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早日灭掉它!鼠年已让人们霉运连连,损失惨重,许多人已与我们阴阳相隔了。小时候哭着哭着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哭了。展望一下牛年吧,金牛迎春,扭转乾坤。气壮如牛,好运挡不住!但愿事事都如意,财源滚滚来,老百姓只有这点小要求呀,也是新春希望呀。
2021年2月7日
炸爆鱼,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