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群众幸福感
无所求
1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首次就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工作评议。省政府16个有关部门“一把手”几乎全部到会听取评议意见。参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省政府面对疫情克难求进,民生投入不降反增,推动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一致给予好评,也建议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编排应更科学精准、更聚焦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月18日中国江苏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关切,“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江苏在把“强富美高”理想蓝图不断变为现实模样的同时,持续给力抓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办好民生实事,需要认认真真回头看。每年年初,各级政府都有工作计划,本年度要兴办哪些民生实事项目,这些民生项目不少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过汇总提炼结合可行性研究最后拍板。到了年末,应当认真回顾一下这些民生项目,办得怎么样了,有个工作总结,向人民群众有个交代。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省政府2020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工作评议,还属首次。万事开头难,创新要发展。希望有了这个“首次”,今后就变成“常态”,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对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工作评议。省里开了头,设区市、县(市)、乡(镇),乃至村(社区),每年都要开展这样的评议。评议要简要实在,杜绝形式主义和假大空话,直指实事。
办好民生实事,需要实事求是两分法。回头看既不能成为形式主义的表扬会,也不能成为官僚主义的批评会。而是人大机构和行政机构的交流沟通,既是人民代表对政府的质询,也是政府工作人员对人大的汇报和解释。人大机构在评议之前先要做调查研究,深入人民群众,铁脚板踏上田头车间,走进街巷人家,听取百姓心声。这次省人大常委会为了保证评议成效实在,力争评议意见准确,年底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全省13个设区市摸底探情,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搜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基层干群的意见建议。其实还可以通过人大官网和手机APP,向更多老百姓征求意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带到评议会上来。评议中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找出不足。成功方面,来年发扬;缺陷方面,来年纠正。
办好民生实事,需要实实在在大投入。没有钱,办不了事。办好民生实事,也是这样,保障财政投入是硬核后盾。江苏民生实事办得好,收到人民群众点赞,与历年保障公共财政在民生领域的大力投入有密切关系。2016年-2019年,全省民生支出从7749亿元增加到97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77%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九连增”;省定最低保障标准,医疗报销标准,进一步提高;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建,都是大大超额完成既定任务;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养老事业投入,抗击疫情投入,这些都需要拿出真金实银,都需要各级财政真正为民生着想,把公共资金用到民生实事上。
十四五已经开局,江苏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民生工作也要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探路。期待新的一年,民生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