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起事故
2020年12月6日,初初接触滑雪的24岁青年在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高级赛上失控飞出气垫,不幸身故。因为网络资料只找到一个动图,于是我截取了他飞出赛道到落地的几个画面。可见他是以极快的速度飞出赛道的,在空中双板脱离雪鞋,最后以扭曲的姿势落地,整个过程触目惊心。
2021年1月4日,雪友D哥在崇礼云顶滑雪场摔倒重伤,不幸离世。从事故现场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D哥趴在雪道上,一对双板脱落在身后半米处,而后方有一处一米多长,明显凸出雪道的裸露电缆。
作为一名长年在各大滑雪群潜水的滑雪菜鸟选手发现,在哈尔滨融创雪世界高级道上这起事故发生后,几乎没怎么引起雪友的讨论。因为一个滑雪新人在最大坡度为25.4°的室内高级雪道摔出安全气垫,不幸身亡的事故中,谁为主要责任方根本无需多言。而作为已经“入坑”的雪友们,早就知道滑雪是一项高危运动,大家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雪友会因为一个新人的死亡而退出滑雪圈,就像没人会因为有人过马路被车撞死而停止过马路。
而在崇礼密苑云顶乐园这起事故发生至今,各大潜水群都在为D哥抱不平,因为D哥滑雪经验丰富,是个滑雪老炮儿,他因个人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比较低;而云顶雪场对于这场事故所发的公告中,对于裸露线缆的事实却只字未提,只是提醒大家:“滑雪是一项高危运动,请大家一定注意安全”,这样的态度显然无法令人信服。虽然没人有会因为这次事故而不再滑雪,但是会有很多人因为这次事故而不再选择云顶雪场。
不管是哪一起事故,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但既然已经发生了,讨论谁该承担主要责任其实很苍白无力,我们应该更多地去讨论如何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再次出现。
“高危运动”惜命操作指引
本人是一个户外运动的发烧友,皮划艇、桨板、卡丁车属于周末消遣、每年雷打不动数次的水肺潜水、自由潜、滑雪行程,另外不定期涉及高空跳伞、滑翔伞等活动。我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我在参加这些户外运动时认识的,除了我以上提到的这些运动外,还有一些朋友在玩滑板、冲浪、赛车、翼装飞行等。
肯定有很多“热心人士”想要规劝我们“放下屠刀”、“迷途知返”,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但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围城里不是吗,围城没有对错好坏可言,贵在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那么,如果有人想要尝试这些“高危运动”,但又怕“踩坑”怎么办,希望我一下的几个小建议可以帮到你。
我想要从管理学中“关注圈”与“影响圈”这个角度分享我的观点,我先对关注圈与影响圈做个简单介绍,关注圈是我们所关注的事物的总和,而影响圈是我们可以控制及改变的那部分。明天的温度,川普会不会坐牢——关注圈;今晚要不要早睡,要不要喝杯奶茶——影响圈。
我希望通过普及关于控制“高危运动”的“影响圈”的指引,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如果大家觉得这些运动离你很远,不管是滑雪还是潜水或者跳伞,你都知之甚少,我们不妨来拿开车这件日常的活动举个例子。
“惜命”指引1:买好保险——就如开车需要买交强险与商业险一样,各类运动都有不同的专业保险,保险不仅只是为了保护自身,也是对他人的保护。比如滑雪场上,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因相撞引起的。
“惜命”指引2:请专业的教练学习运动技巧——就如开车需要先找教练学习并获取驾照后才能上路一样,许多运动都需要“持证上岗”,比如潜水与跳伞,滑雪虽然没有这样的要求,尤其是双板滑雪较之单板更易掌握,但是如何控制平衡、控制速度、控制方向,并不是通过自我摸索或者看几个短视频就能学会的。更别提在高差大于500米、最大坡度大于30°、长度大于五公里高级室外雪道上滑行了(事发地哈尔滨融创高级赛道最大坡度为25.4°)。
“惜命”指引3:别急,慢慢来——正如拿驾照一年内不能上高速一样,别刚学会自由潜就去挪威追虎鲨,也别刚学会换刃就去征服“人生思考点”。
“惜命”指引4:靠谱的装备很重要——日本车不耐撞,同理可证运动选择合适的装备很重要。不要盲目追求大牌,欧美品牌的头盔和面罩不适合亚洲人的头型和脸型,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惜命”指引5:定期保养与开车前检查——比如水肺潜水,调节器使用一定时间和次数后需要维修保养,防止其因海水浸泡产生零配件老化;跳伞前需要反复核实伞包是否正常,因为最重要的并不是跳下去,而是安全降落。
生命在于运动,别因为未知而恐惧它,也别因为无知而糟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