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中国人世代务农。一名农家子弟,想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往往只能通过努力读书,考取大学,取得城市户口,进城上班,从而改变自己及后代的人生轨迹。
近年来,中国快速转型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持平,特别在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已经快速超过农村人口,为跳出“农门”而学习不再是读书人的奋斗目标。读书又被赋予了一些新的世俗价值,比如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再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比如,希望孩子能够努力读书而进入985院校或者国外一流大学,踏上一个高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认识众多的优秀同学、认识拥有顶尖专业知识的教授、获得资金投资的资源、以及业内最新的行业信息。附加价值是,通过高等院校的毕业背景,在婚恋市场上能找到相同层次的结婚对象(价值观相近,经济价值相近),于是乎985、211、欧美留学生联谊会等活动形式便应运而生了。似乎只要读书好,人生便进入了康庄大道,其余的一切好处都会唾手可得。
实际上,这些仅仅是读书功利价值带来的“表面风光”。努力读书,不但能考取好学校,通过读书的过程更能锤炼一个人的品质,比如目标明确、长期专注、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通过长期的努力能够的获得。通过学习技能的训练,使得孩子学习能力大幅提升,学习方法“适销对路”。对于今后从事任何专业的学习,应能很快上手。在工作上也能迅速的成为行家里手。
从概率上来说,一个拥有优秀品质的好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成年人是大概率事件,而学习习惯的长期培养对于优秀品质的打造有莫大的助益。优秀品质的形成,与人类渴望舒适的本能相悖离,只有通过长期训练,形成习惯,方能终身保持。
因此,家长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在家却拿着手机,打着游戏,躺在床上,过着舒适的日子。或者整天忙于工作,见不着孩子,无从陪伴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是家长奋力托举,孩子长期坚持的结果,是一种水到渠成,而非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