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小康征文)炉灶变迁奔小康

戚思翠 最后编辑于 2020-12-25 10:46:09
7779 4 9

                                                炉灶变迁奔小康

 

每当我走进现代化厨房,点燃天然气准备烧饭时,看见那莲花似的蓝色火焰,心中便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从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在苏北农村。从我记事起,家里便缺粮少柴,艰难度日。那时家里餐饮用具是土灶、铁锅。我清楚地记得,干草、树叶等今天看来都是垃圾的东西,那时是绝大多数家庭用来烧火做饭的主要“能源”。生产队分的麦秆、稻草很有限,还有玉米秆和棉花秆,生长在河沟沿的芦苇,都成了“宝贝”儿。

由于人口多,每天烧火做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而且喝杯白开水也得用柴烧开。可是烧什么、用什么烧呢?所以,我们小孩的任务除了上学读书外,在放学路上,还要捡些树枝、木块、芦苇等,冬天起早去树林抢扫树叶回来做柴禾。母言,差一疙瘩草,饭没得好!

 而这样的燃料,烟气熏人。一顿饭烧完,母亲就变成花脸灰人。烧出的水、炒出的菜也有烟火味。雨天,土灶“倒烟”,浓烟呛得母亲咳嗽不已甚至咳出血。有时母亲做梦都在念叨:“啥时能烧上煤炭就好了!”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粮草足余,还有了母亲梦寐以求的炭炉子,省去了很多烦恼。尽管每天要点炉子、搬运、储存,还有来火慢、火力小等问题困扰。但母亲很满足,更乐此不疲。

90年代,我们在城里有了小家庭,厨房燃料又发生了巨变,竟用上了液化气!与煤炉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开关一拧,火苗呼呼直冒。火力猛,炒菜烧饭很快就好了。清洁无污染,没有烟灰,没有气味。清清爽爽。

可有一次,婆婆正在洗澡,头发都打上肥皂。突然,罐子里没有气了,老人叫苦不迭。她的儿子只好骑车跑到几里地以外的换气站,换来一瓶气,迅速换上,才得以解决。从此,家中总会多备一瓶,随时应对不测。

新千年伊始,我们在城里买了一套近两百平方米的“楼中楼”新房,借此机会,我们也来了个彻头彻尾的“改朝换代”。新房新家具,新厨新能源。厨房不但接通了天然气的管道,还添置现代化智能型的高压锅、电磁炉、微波炉、豆浆机、电饭煲、面包机等等,一应俱全。

现如今,我们的新厨既有情趣,又有品位。下厨不再是烦人的家务活,想吃什么、用什么,应有尽有,只要手指点动一下便可烹饪“三鲜美”,调和“五味羹”,做出好饭菜来。每煮一次饭,实在是一种享受呢。

炉灶的变迁,是我家从贫穷到富裕再到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之见证,亦是新中国成立71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2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作者:戚思翠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腾龙苑47-甲-601

邮编:213031

电话:15312560956(亦微信号)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西江月
  • 彭岸良
  • 雪峰123
  • 戚思翠
  • 泉水涓涓
  • 荷边垂柳
  • 珍珠传奇
  • tjm.czly
  • 甘草
发送

4条评论

  • 不仅炉灶成为时代发展的缩影,我们吃穿住行都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更新,另一个意义来说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国家的繁荣富强。
    2020-12-29 07:20:46 0回复
    0
  • 红火见小康。
    2020-12-28 09:10:32 0回复
    0
  • 我很欣赏彭岸良老师的点评。
    2020-12-26 08:35:49 1回复
    0
  • 以徽见著、文字依然是那么朴实。我曾在龙雅群里常有赏读,且多有点评。可惜如今我已与此群无缘多年,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不可谓一憾事也:因为有人不准,她的地盘她作主吧。期待能在龙博常受面教吧!祝:写安!
    2020-12-25 11:25:56 0回复
    0
  • 561
    积分
  • 20
    博文
  • 154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