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短视频的风靡,在地铁内外放声音的行为也逐渐增多,这妨碍了大多数乘客。据东方网一项对网友乘坐地铁时最反感行为的调查,“电子设备声音外放”高居榜首。上海地铁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车厢内噪声问题,这项举措值得肯定,也是城市不断向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在乘车人数众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仅靠道德约束并不能阻止不文明的行为,如何执法,便于实际执行和达到预期效果,就值得思考。据报道,目前上海地铁的工作人员和执法队以劝导为主,若不配合执法甚至干扰执法的则会视情况联系警务室。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尝试以下三条措施,以期将地铁内“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的新规落到实处。
一是利用多媒体加强宣传。在新规初期,除了已经张贴在车厢内的禁止外放标识外,在相应的政务公众号、主流媒体、地铁口醒目处等地方可以采用视频或者图片或者文字等形式,告知乘客这项新规定。不然,在信息爆炸时代乘客很容易忽略。
二是设立音视频专用车厢。考虑到乘客中有部分听力衰落的老年人,或者有紧急事项又忘带耳机的人士,若他们在嘈杂的车厢内需要进行联络,势必会将声音外放到最大。遇到这种特殊情况,可以考虑安排他们至提供耳机的音视频专用车厢,使其对其他乘客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三是制定合理的惩罚细则。在新规执行一段时间后,乘客逐渐度过适应期,对于屡教不改的乘客,可进行相应的罚款或者安排做义工,以加强对乘客文明行为的教育,提高乘客对此的重视。
一趟地铁线每天运送的乘客数量众多,而地铁的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不可能时刻监督外放声音的乘客,这加大了执法的难度。所以仍然需要乘客加强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空间的区别,与辛勤为乘客服务的地铁工作人员一起,共创安静文明的乘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