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人谈苏东坡【7】
苏轼与常州
作家 潘洪根
苏轼与常州结缘还得从苏轼赴京城汴梁(现称开封)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开始说起。当时的礼部组织的秋试最难,却被苏轼考了一个第一名。当年苏轼才22岁,可谓少年成名天下知。
1056年3月,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去京城考试,直到5月才到京城。时值夏日,除了赏景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迎考。8月金秋时节正是秋试的大考,结果苏轼、苏辙都榜上有名。
在考试前,苏轼认识了同来京城考试的常州籍进士蒋之奇、单锡和胡完夫,大家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又一起参加了皇家园林琼林苑盛宴,席间蒋之奇盛赞常州宜兴的山水清丽,秀美可食。详细介绍了善卷洞奇特的景致,和太湖畔水波荡漾的秀丽,又说到常州人的好客和民风的淳朴,人文荟萃,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江南风景。苏轼听得入谜,如痴如醉,见此情景,蒋之奇便热情地说:“到我们常州去游赏一趟吧。”随即,苏轼订下了“鸡黍之约”(即将来居住于常州与你们做邻居)。
唐宋时期常州曾管辖晋陵、武进、无锡、宜兴、江阴等五县。北江南湖,山清水秀,运河悠悠,城中小河宛延曲折,小桥精美如画。真是江南最美的胜地,风光旖旎,气温宜人,美景风韵。苏轼早年读书曾多次读到江南常州的历史和文学诗篇,早已对常州有了好感和向往的心情。
1071年11月初他来到常州,这是苏轼首次来到常州,虽然是从运河的船上浏览了一下常州的风貌,但给苏轼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1073年润州(后改名为镇江)和常州遭遇旱灾饥荒,苏轼奉命来常州救灾。船到常州时已经夜间,又是除夕之夜,怕惊动了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就没有上岸,船停在东吴门外的运河畔,过了个清寒的大年夜。有诗为证: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除夕夜宿常州城外二首》。
前一首以悲起句,遣词造句处处含悲。不仅写自己仕途的坎坷不得意,也写出沿途所见百姓受灾之苦,给人一种双悲的感觉。时值除夕之夜,本是阖家团圆,欢庆共宴的美好时光,却受命在外,远离故土,思乡之情、羁旅之意油然而生。末尾两句,诗人写他从残灯的一线光亮和小舟的一夜托身里,感受到了一丝的温暖和美好,所以他要感谢它们,这就是苏轼的超迈之处了。这其实也是下文写自己的豁达乐观做了铺垫。后一首主要写政治上的失意。诗人说“不辞最后饮”,表明他不以岁月流逝为意,以豁达乐观待之。以此观照开篇,更见苏轼豪放旷达的情怀。表达了苏轼对常州热爱和爱民。
1074年3月,苏轼住在宜兴的外甥女婿单锡家达两个月之久。单锡陪同苏轼游玩欣赏宜兴的最有名的善卷洞、张公洞、玉女潭、张渚桃溪等优美的景点。还品尝了宜兴的小吃和茶叶以及各种土特产。深深地感受到了宜兴的民俗民风,美丽秀气的山水之景,让苏轼想起了曾经的“鸡黍之约”,于是就想在宜兴养老,并委托蒋士奇在善卷洞的黄土村买了一份田地,还与单锡一同前往实地查看,非常满意,得意之时,写下一首《踏莎行》的词: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 长桥千载犹横跨。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这首词充分抒发了苏轼不再计较过去的功名,盛赞宜兴的风光旖旎,美景如画,只想留下来在此耕种田地,与村民一起生活的快乐心情。
蒋之奇,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1057考“春秋三传科”中了进士。官太常博士,后又考中“贤良方正科”,升为监察御史。宋神宗即位,转为殿中御史。因听信人言上书弹劾欧阳修而成诬告,贬官为监道州酒税。
胡宗愈,宇完夫,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嘉佑四年进士。1066年为集贤校理。1070年为通判真州。后又任礼部尚书,迁吏部等职。卒年68岁。
因为好友蒋之奇和胡宗愈都在外为官,无法陪同苏轼游玩。后来苏轼来到了常州,先到文笔塔南边的太平寺,当时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候,花香轻飘,闻香而醉,苏轼一时兴起,写了一首《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蔔亭醉题》:“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后又去了报恩寺(现称清凉寺),苏轼去拜见了报恩寺的长老,并作诗《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一:“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其二:“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不仅游历了寺院,也游览了城中的小河小桥,弄堂人家。结识了一些文人墨客。由此对常州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一心想在江南常州养老,享受天伦之乐。
终老毗陵(常州旧名),并不是苏轼嘴上说的,是有实际的行动的。苏轼曾两次上表求居常州。《乞常州居住表》:
“臣轼言。臣闻圣人之行法也,如雷霆之震草木,威怒虽甚,而归于欲其生;人主之罪人也,如父母之谴子孙,鞭挞甚严,而不忍致之死。臣漂流弃物,枯槁馀生。泣血书词,呼天请命。愿回日月之照,一明葵藿之心。此言朝闻,夕死无憾。臣轼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昔者尝对便殿,亲闻德音。似蒙圣知,不在人后。而狂狷妄发,上负恩私。既有司皆以为可诛,虽明主不得而独赦。一从吏议,坐废五年。积忧熏心,惊齿发之先变;抱恨刻骨,伤皮肉之仅存。近者蒙恩量移汝州,伏读训词。有“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之语。岂独知免于缧绁,亦将有望于桑榆。但未死亡,终见天日。岂敢复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觊之心。但以禄廪久空,衣食不继。累重道远,不免舟行。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赀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馀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跸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
苏轼在任杭州的通判的时候,管辖的地区很广,当时杭州是州府,常州也属于杭州的管辖范围内。所以苏轼可以经常到常州来视察工作,宜兴又有亲戚,侄女(胞弟苏辙之女)嫁给常州人胡仁修,外甥女嫁给宜兴人单锡,他的侄孙苏彭娶了常州双桂坊人丁骘(进士,官太常博士)之女。还将三儿子苏迈、苏迨、苏过等30余口人安置在宜兴。这样一来苏轼就对常州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同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苏轼把常州视为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就不足为奇了。
苏轼一生曾十四来到常州,足见他对常州的喜爱。苏轼是从心里视常州如我故里。也许是常州的气候与眉山的气候相似,更重要的是常州的秀丽山水,江南的风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亲情和友情,才会让苏轼这位全才的人物落户常州。
最后朝廷终于同意苏轼居住于常州。1101年6月。苏轼坐船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故里——常州。全家迁居在顾塘桥畔(今前后北岸)孙氏馆。因路途奔波劳累,又因在黄州、惠州、儋州都得过“热毒”。到了常州,此病又复发,经多次调理后稍有好转,但仍没有办法根治。病重期间,维琳长老及众好友相伴于左右,悉心照料也无济于事,于当年7月27日他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