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展览今日开幕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恋,留给后人许多话题,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的陆小曼雅擅丹青,这让她又添一重身份——上海中国画院首批36位画师之一,曾经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今天,在历史建筑串起的新闸路上,进入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身曾为海关图书馆(今静安图书馆海关楼)的大楼里,便可以观看到陆小曼的丹青风景——“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
本次展览由千彩书坊主办,与正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展出的“画院掇英——院藏女画师作品展”上的陆小曼画作相互辉映。
师承名家
陆小曼的绘画师承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为了让她安心学画,徐志摩、贺天健与她约法三章: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专心学画,学有所成;每月五十大洋,不得中途退学。她的山水画受贺师影响较大,也受到吴湖帆等大家的指点,汲取宋代院体风格,居高临下,气息高古,似不食人间烟火,又融入了女性的柔美、细腻和秀逸。她的书法娟秀、清逸,与绘画相得益彰,自成一体。
此次展览中,有一件小楷书法作品,是陆小曼临终前抄录的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实践论》,但是尚未完成,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图说:展览作品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陈翔认为,“陆小曼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画里的浓浓书卷气。她画有一本仿恽南田的山水册页,温润恬淡,颇得南田神韵。能画四王,再画恽南田其实也不难;但是,真正要领会恽南田笔下那种高华的气韵并化为己出,需要有超凡脱俗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气质。”
陈翔透露,上海中国画院藏有陆小曼的山水画《黄山清凉台》,陆氏家藏中有一张贺天健开给陆小曼的黄山清凉台稿,两者构图一致,可以推断陆小曼正是根据贺天健的稿子,画成了这幅山水画作品。本次展览上也有一幅与《黄山清凉台》构图相近之作,除了尺寸大小有别之外,构图用笔相差无几,可见贺天健对她的影响之大。
图录完整
虽然陆小曼留存于世的画作并不算多,坊间也有她虽有天分但不够勤奋的说法,但一个画家的成就和其绘画作品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她最富盛名的一幅作品,是仿董其昌的手卷。当年徐志摩带在身边想趁去北京的机会请当地名家题跋,可惜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但画卷却因放在铁皮箱子里而免于毁灭。这幅作品被浙江博物馆收藏,虽然没有在这次展览中亮相,但仍然被授权收录于与展览同名的画册中。
在“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展览上展出,并收录进同名画册的作品,都是陆小曼最后的遗存,病故前,她把这批书画、文献全部赠送给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堂侄女陆宗麟,陆宗麟过世后由其子邱权保存至今。为了将史料公之于众,过去两年七个月中,邱权与策展团队辗转思索,反复掂量,最终促成了这场展览,并出版了一部完整收录藏品的图册,册中还收有徐志摩、胡适、梁启超、梁思成等人的少量诗稿、文字,以及陆小曼的部分手稿,包括临书存稿和自用的碑帖,这些文献见证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图册首次全面地将陆小曼的绘画作品展现在公众面前,这对于研究陆小曼及相关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物证。
图说:展览作品
邱权在图册后记中写到:“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珍贵的文物编撰成册,用事实说话,让世人真正全面了解姑婆(陆小曼)的艺术才华。现在有关纪念姑婆的文章与书籍非常多,近些年来对徐陆爱情及姑婆的评价更是褒多贬少,但是作为陆小曼的亲属,并不希望她的形象仅是借寄在徐志摩的光环之下,更希望陆小曼原有的才华被世人所了解,对她的生平与过往有更公正客观的评判。”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