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不让老人“失能”,应助老人同频共“能”
当前,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的话题备受关注。没有健康码,老人出行受阻;2G基站陆续关闭,“老人机”逐渐失去信号;医院实行自助挂号,不会操作的老人只能悻悻离去……类似报道折射出当今时代许多老人对数字时代难以适应的问题。
数字时代,虽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对于很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当遇到相关生活场景,他们往往倍感无力和无奈。国庆期间,无锡“无健康码通道”为老年人群提供便利服务,引来网友纷纷点赞。其实,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对所有公民都抱有温情和善意的社会。
智能时代,当为老人生活赋能。最近常州红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举办“电子支付课”等常规智能服务课程,志愿者们向老人演示公交电子卡绑定、水电煤气代缴费等操作,帮助老人们解决智能时代的实际问题。市民王阿婆说:“我们老年人有很多功能都不会用。年轻人忙于工作,也没有时间坐下来教我们。讲了很多实用性的内容,比如,如何在微信里直接查看健康码,还有用支付宝如何乘坐地铁,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操作,学会以后真的方便多了。”民政部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技术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涉老智能产品的适老性,满足老年人出行、就医、预约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江苏部分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帮助老人们消除“数字鸿沟”。
智能时代,祛除老人信息负能。10月23日,《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约9600万“银发族”,手机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资讯、娱乐工具。报告认为,很多老年人的孤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排解,因而产生了对网络工具的过度依赖。比如,短视频平台上流行着“养儿女无用论”等歪理邪说,假借“钟院士”之名的反智谣言……数据显示,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是老年人上网时常遇的风险,保健品诈骗、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等则是老年人屡屡跌入的网络陷阱。这不仅需要相关平台负起责任,社会和家庭更要行动起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选择、更多陪伴。
智能时代,提升老人生活福能。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复杂,老年人难以适应,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不太够等是老年人不愿意上网的主要原因。但在生活中,也能看到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不少老年人在积极“触网”,把网络当作与外界、与子女沟通的渠道。在手机已经成为人类一个新“器官”的时代,当今社会也正在将手机功能从复杂到简单进行简化,这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这样便能方便各类人群。况且,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仅自身便利,激发出的消费潜力同样可以使社会受益,也会极大增益数字经济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