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郑鄤的真实故事(5):举人身份的优秀塾师

清凉黄昏 最后编辑于 2020-11-02 07:58:40
8031 0 5

郑鄤的真实故事(5):举人身份的优秀塾师

郑燮贤

万历三十七年(1609)冬天,十六岁的郑鄤结束了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跟随父亲行走在崎岖的蜀道上。

郑振先因为上《直发古今第一权奸疏》弹劾首辅朱赓,被贬谪到四川永宁任宣抚司经历,郑鄤奉母亲之命随同前往。从北京到永宁,跋涉数千里。这是郑鄤第一次接受生活考验,也是第一次出门游历。万历三十九(1611)年京察,郑振先被免官回家,郑鄤也就回到了家乡常州。

“京察”是明代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每六年集中考核一次。郑振先虽然被贬永宁,但原职是礼部主事,仍属京察的范围。官场的党争形势对他很不利,果然他被削职为民,从此度过二十年的乡居生活,直到去世也未重新起用。

郑鄤回家后迎娶了妻子周氏,这时他十八岁。婚后八天就到宜兴参加预备考试,取得参考举人的资格。周氏是武进人,吏部郎中周士英的独生女儿。第二年秋天郑鄤顺利摘取举人的头衔,中举年龄和他父亲一样在十九岁,被看做年少早达。

但是郑鄤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自己可以连捷。士子在秋季考中举人以后,第二年春天就到北京参加会试,又考中进士,称为“连捷”,大概连着报捷的意思吧。像郑鄤的叔父郑振光就是连捷。郑鄤可能也想像他的叔父那样,但是结果未能如愿。

郑鄤二十一岁那年的冬天,应杜桂村陶生的邀请,到他们家坐馆做家庭教师。杜桂村现今属于南京市的江宁区。那时郑鄤到杜桂的路线是从镇江走陆路行一百里到句容,然后从句容走四十里到陶家。杜桂村得名的原因是前朝曾有姓杜和姓桂的两个宰相住在那儿,但是后来村上不再有人姓杜或姓桂,大多数人家姓陶。

这是郑鄤第一次做私塾老师,也是他在经济上自立的开始。陶生聘请郑鄤到他们家,付给他的酬金是一年四十两银子。参加学习的学生有好几个,郑鄤写到名字的学生有陶玉、陶铸、陶斯咏、陶康衢、茅茨、纪笔等六人。次年恰逢考试,陶玉、陶斯咏和纪笔三人“入泮”。“入泮”,就是学童考试合格,取得正式进入府、县学学习的资格,成了“秀才”。初出茅庐的郑鄤教书很快就见成效,可谓旗开得胜。

十月份郑鄤回家准备行装,然后出发北上,第二次赴京参加会试。经过南京时这几个学生邀请郑鄤到家继续授课,说不必这么早就去北京,只要在考试前赶到就可以了。郑鄤接受他们的意见,在杜桂村过了新年,正月初八动身,赶到北京已经是二月初一了。

明朝的考试制度,会试三年一次,每逢辰、戌、丑、未年进行。每次考试分三场,二月初九为第一场,又三天为第二场,再三天为第三场。郑鄤这次进京的时间太迟,显得十分仓促。不过他对考试的自我感觉不错,但是却又落榜了。考官对他考卷的批语是:缺乏意味,模拟先辈而枯淡。

从北京回来以后,郑鄤到南京朝天宫去阅读道藏(道家经典书籍),他的几个学生也到了南京,陶铸、茅茨还和道士王寄凡追逐玩耍。这可以看出郑鄤和学生们的关系很融洽。

转眼到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郑鄤已经二十七岁,参加过三次会试都未能成功。这一年他开始在常州郡城的先贤祠开馆授徒,对学生每月测试三次,品评成绩的高低。后来改为每月两次,其后又减少为一次,因为学生越来越多,卷子来不及批阅,只能减少次数。根据郑鄤后来在狱中的追忆,最多时注册人数达到一千七百多人,首批入学的至今大都“科第”了。科第是科举的意思,应该是指考取举人。

郑鄤在先贤祠开馆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因为天启二年(1622)春他第四次到北京参加会试,并中了进士。在两年之内就有这许多学生来入学,说明郑鄤的名声已经不小。他被称为“三吴名士”,可能与此也有一定关系。当然学问方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郑振先的朋友昆山人顾天埈在为振先母董宜人写的墓志铭中说郑鄤“学术非常”,那时他还只有二十五岁。

郑鄤在年谱中记录这个内容,有可能意在显示自己八股文方面的才华;但是他又说“此事不宜为,后人可为戒”。他要后人引以为戒,是想说一般人不适合学习仿效他,还是在感叹自己树大招风引来祸患?

但是郑鄤喜欢提携后进的个性是不变的。在监狱的时候,同监的犯人京学庠生雷应元对他执弟子礼,请他选编礼部会试的优秀八股文选本。雷应元出狱以后,有时还带着几个秀才同学到监狱里去向郑鄤问字。这类情况,有的郑鄤记述在年谱里,有的则写到诗前的序言里。

总而言之,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十年中,郑鄤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进京赶考的举人,又是开馆授徒的塾师。作为塾师来说,他一举成名;作为举人来说,他四次赶考,终成进士。


2杜桂陶氏宗祠旧址.JPG

杜桂村陶氏宗祠旧址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荏苒
  • 竹青
  • 西江月
  • 方块糖
发送

0条评论

  • 3512
    积分
  • 1248
    博文
  • 867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