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到马路对面的影院看了11:30档的《金刚川》。如果按满分10分打分的话,我可以给电影打分9+。但如果问是否推荐,我可能不会推荐大家去看。
9分+,首先是主题突出,算得上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情节紧凑合理,全程无尿点。其次,电影结构有新意,把一个局部战斗片断,从不同角度演绎,仿佛开了上帝视角,让观众看到了战场瞬间的不同画面。第三,电影的镜头语言很干净利索,不论仰拍、俯拍,也不论远景、近景、特写,基本上没有多余镜头,光影对比,画面构图,都算得上乘。第四,演员演得很到位,四个部分各有重点人物,表演得都不错,尤其是“高炮班”两位演员,吴京出演的关磊、张译出演的张飞,把人物演活了。
不推荐大家去看,是因为此部电影主要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一面。而且这残酷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我方志愿军战士的惨状上。我军要维护好金刚川上的一座桥,美军要炸毁这座桥。几番轰炸,几番修补,在来回拉锯中,双方战斗人员大打出手。虽然我方最终完成了任务,但是,战斗过程却处于相当不利局面。从战损比上看,美方损失了一架侦察机,死了一位飞行员;而我方则损惨重,一位步兵连长连同他的话务员和老兵同乡,壮烈牺牲,一个高炮排全部战死,延迟炸弹还炸死了一批过桥战士。战损比不协调,战死的画面更不协调,我方牺牲人员的特写镜头,把画面刻面得惨烈无比:断手断腿的、烧焦炭化的、血肉横飞尸骨无存的,惨得不能再惨。反观美军侦察机飞行员,电影仅仅把其捍不畏死的英勇拍了出来,其被打死的镜头一笔带过,似乎还略带点美化成分。这种高度还原的残酷画面,很有可能吓倒某些人。当年受尽屈辱的中国人,面对立国之战,英勇无比,没有人怕死。现在时代不同了,富起来了,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还有多少当年志愿军战士的血性?
电影的旁白很好,言简意赅,把战争的过程、意义点了出来。电影最后的记录片断也很好,把志愿军战士遗骸归国的情形展现了出来,说明过去了几十年,我们还没有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曾经有过很多部,比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拍的《英雄儿女》、《上甘岭》等。新拍的抗美援朝电影则很少,《金刚川》是近年少有的一部。间隔几十年,同样主题的电影,拍摄手法虽然大不相同,特效特技更是进步不少,但是从电影突出反映的主题,却有不少变化。《英雄儿女》表现了我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上甘岭》反映了我志愿军战士在坚苦卓绝条件下的百折不挠精神。《金刚川》固然反映了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敢打硬拼的精神面貌,但是从电影的镜头语言看,镜头更多地交待了战争的残酷一面。《金刚川》这样的电影,用这样的镜头语言,一方面是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另一方面则是不加掩饰地吓唬观众:看,这就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