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象教• “土”厂长和我
文/一介过客
我们常州引以为豪的天宁禅寺,曾享有东南第一古刹丛林之盛名,迄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其规模堪比杭州灵隐寺。寺后的十三层天宁宝塔高度为153.79米,有51层楼高,为全国之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塔。
毗邻的红梅公园是由天宁古刹丛林之“丛林”扩建而成的。今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公园内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天宁寺里门庭若市,香火旺盛,梵呗之音绕梁。
去过多少次天宁寺,我已无从记起。但每去一次,我的目光都会在四个大字上停留片刻。哪是四个什么字呢?是乾隆皇帝亲手书写的“龙城象教”四个大字。
很多人看后不解其意,包括有些常州人在内。不瞒大家,早先我也是“不解其意”者之一。
那是上世纪末,我从贵州调回常州已经有些时日了。有次陪远道而来的客户去天宁寺烧香。我发觉,大凡靠改革开放发了财的老板,不管他先前是平民百姓,还是弃官下海,有些哪怕是鸡鸣狗盗之徒,其中不乏对菩萨有大不敬的,但一旦发达,立马180度大转弯:所到之处,寺庙必进;烧香捐钱,毕恭毕敬,其虔诚度绝不输于我曾经在青海塔尔寺亲眼看到的那些被称为“磕长头”的善男信女。他们之所以如此,我想无非是求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他们家业永远兴旺发达罢了。
进天宁寺,只要报一声厂名,看门的便满脸堆笑,把手一挥:“请进,请进!”
因为文革初期,——我后来才听说,是我们常州二中的那帮小学弟小学妹们首当其冲,为破“四旧”愤而砸了天宁寺,可邻菩萨们无一能幸免!文革后重修时,所用塑泥菩萨的全部高质量泥土,都是我现在所在的建材机械制造厂的前身——常砖厂无偿提供的!
种因得果,因果相报。想必菩萨知恩图报,就发令:只要是常砖厂来天宁寺看望我的,一律不许收门票!菩萨的话,谁敢违抗?
但天宁寺的门是大摇大摆地进了,且引得客户竖大拇指称赞:你们厂不简单,做善事,居然做到菩萨身上了,菩萨一定会格外保佑你们厂的,我们也好沾点光!哪知在我辞职五年不到,厂子就被上级公司“重组”,实质是设备、地皮统统卖光,以还公司欠银行的债。——如果气数已尽,看来法力无边的菩萨也是没招的!
进得天宁寺,客户老板指着“龙城象教”那块高居于大雄宝殿上方的匾额有礼貌地问我:“请教钱厂,乾隆爷所题‘龙城象教’是什么意思?”我愣了半天,满脸通红,嗫嚅着说:“龙城是常州的古称,至于象教嘛,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人不能不懂装懂,瞎说八道吧?
只知道乾隆爷下江南后,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旁,立了块碑,上书“虫二”。缘自把繁体字“風月”去掉边框,只剩“虫二”,寓意“风月无边”。
看来乾隆老儿茶余饭后还真会玩一码文字游戏。但给灵隐寺题匾的事,又折射了其爷孙两的另一类机智。他爷爷康熙给灵隐寺题匾,在写繁体“靈”字时,不小心把最上面的雨字头写大了,最多只能占到三分之一的位置,他老先生倒占去了一多半,怎么办吧?要重写,岂不丢了朕的脸面,素性将错就错,写成个雲字,“雲林禅寺”于是就成了灵隐寺的别称!
有其爷必有其孙。在这一点上,作为康熙孙子的乾隆,其聪明机智绝不在其爷爷之下。
那么这个爱吃喝玩乐又有点文采的乾隆爷,六次下江南,三次到天宁寺拈拜。又会给常州这座“东南无与常匹俦”的古城留下点什么“花边新闻”呢?
咱们暂且按下不说。
有次与武进鸣凰的一个协作厂的老板吃饭时闲聊。这位乡村企业的厂长姓屠。人家叫他屠厂长,他故意笑着说:“不敢不敢,不是老屠,是老土,土厂长!”别看“土”厂长一身泥土味掺杂着机油味,但见多识广,谈吐自若: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乡野趣事,名人轶闻,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十二生肖是按脚趾单双数交替排列,老鼠为什么是老大的故事,就是从他那儿听来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碰到我这个特爱较真的主,竟不厌其烦地一个个查证了生肖们的脚趾头,确如其所言,方知他並非信口开河。
这次吃饭,自称“土厂长”的屠厂长几杯酒下肚,又发大兴,给我们讲起了乾隆与“龙城象教”那档子事。你看,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我这个孤陋寡闻,还颇自以为是的“老常州”,居然连“龙城象教”都不知?感谢这位“土”厂长,不经意间让我醍醐灌顶!
须知,上述之事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互联网在中国尚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包括屠厂长在内的普通百姓当时无网可上,更谈不上象现在这样“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一点就知,什么事也难不倒“百度”或“知乎”。而那时全凭他自己多读书多积累和博闻强记所至。
“欲知乾隆爷与天宁寺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老屠清了清嗓子,便娓娓道来:
乾隆六次下江南。三次到天宁寺拈拜。第三次为乾隆二十六年,他到天宁寺后,因方丈多次求字,龙颜大悦,沉吟片刻,提笔书写了“龙城象教”的墨宝,后制成大匾。
龙城是常州之别称,其来源是故乡为常州的梁朝萧姓皇帝称常州是六龙交汇,故称之为“龙城”。
“象教”就有说法了。明末清初,佛教徒是高举“反清复明”大旗与清廷对抗的。乾隆帝的祖先恨之入骨,但苦于无法一举剿灭。后来迫于信教的人太多了,也就对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清盛世,佛教兴旺。乾隆也暗中窃喜。但有碍于祖先遗训,不敢公开赞扬佛教。于是就避开“佛教”之敏感两字,称之为“象教”,即有象的地方的教。印度当然就是产象的地方,佛教起源于印度。
乾隆巧妙地破解了这一难题。既没有违背祖宗,又顺应了潮流,也衬托了在他治下的大清帝国的太平盛世景象。
“龙城象教”题词一出,不胫而走,全国皆知,自此佛教愈发兴旺,并更加发扬光大。
乾隆老儿的急中生智,应该说是做到了炉火纯青吧!与杭州“虫二”碑,与灵隐寺的“雲林禅寺”,是否有同工异曲之妙?
且不论“土”厂长是从哪本书上看到,或听何方圣人所说;也不论是正传还是野史。常州天宁寺因乾隆所题“龙城象教”而名震华夏,从此香客更是爆满、香火越发旺盛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天宁禅寺设有中国佛教学院的分院。其独创的佛教梵呗诵唱,更是名播海内外。天宁梵呗节奏沉稳扎实,唱腔悠扬潇洒,韵味古朴清雅,犹如天籁之音,向为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公认之典范,被佛教界广为传唱。
得承认我与“土”厂长接触的次数並不多,也谈不上是朋友。但每当我路过天宁寺,看见寺正对面壁照上镌刻着的“龙城象教”四个金色大字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来。倒不是因为他的侃侃而谈让我长了几多知识,而是屠厂长作为一个回乡知青,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仍保持着读书的好习惯,用知识充实自己的那种精神令我折服,让我感动。其实他一点都不“土”,土的倒是貌似肚子有点墨水,实则徒有虚名的我们这些人。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