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优秀作品选【91】
外一篇
文史语言系文创班 冯鹤鸣
童趣回顾
回顾童趣是件莫大的开心事;昨天,我90岁的妈妈洗脚,非要我把她宝贝的木脚盆拿来使用,那可是一只上世纪六十年代使用过的旧木脚盆啊,而且一看见它,我就会感到兴奋不已。
过去用的脚盆都是木制品,经过木匠打制拼成圆型,然后用铁箍箍起来的,所以上面的铁箍尤为重要,关键它们还就是我童年玩乐的主要来源之一。
七岁的我,沒去上幼儿园,父母工作太忙来不及照管孩子们,虽然母亲是老师,但她还是觉得沒必要上幼儿园,就把我托付给奶奶照料,幼小的我乖巧懂事,幼稚地想让父母放心工作,表示一定能听奶奶的话,所以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是我天真无邪而又放松的一周活动,我也自谋了一套玩乐计划,那就是去滚铁箍。
首先瞄准了这只老脚盆,上面坚实的铁箍用起来很匹配;九月的天渐渐凉爽,也相对干燥起来,木盆经过夏季到秋天,从热涨到冷缩,木架开始松驰,铁箍已锁不住木脚盆,一碰就散架了。
我瞒着奶奶把铁箍悄悄拿下,然后把散落一地的木架用绳子捆起来,千万不能让散落的木条弄歪弄反,防止再箍木盆时颠倒了会产生裂缝漏水;第二件事,是找到一根一米长左右,比筷子细的铁丝,头上弯成∪字型,这是滚铁箍时手握把手能放便灵巧。
我在手柄铁丝上用小铜丝挷上一根小木条,这样滚起铁箍,既方便又踏实,一切俱备,我的滚铁箍运动也就拉开了帷幕。
每天吃过早饭,便是我“学习"的开始,我认真地滚反复地滚,从太阳升起到夕阳下山,除了吃饭睡觉,其他就是滚铁箍;
自己练习着玩,找来小朋友比试着一起玩,从谁滚的快,到谁能最慢的滚而不让箍倒下来,把生锈的铁箍滚成亮晶晶,直至搞起障碍赛地滚,铁箍从小沟上跃过不停顿,到跃过有水的大沟塘不停不倒直至爬楼梯,只要有人能前行走的地方,都有我陪伴铁箍的身影,铁箍是我的朋友,是我童年时的玩具,我爱护它,休息时用水洗,抹食用菜油擦亮它,睡觉时把它放在我的房间里。
记得在那年十月的某一天,由于自己滚铁箍太执着,加上秋季早晚温差大,开心时,不顾出汗后受冷直至感冒发热,我还在继续滚铁箍,以致晕了过去。
当我醒过来时,时间已是黄昏,弄得奶奶一边叫上赤脚医生,一边急得团团转,口中连说,我怎么对你爸妈交代呢。
而清醒过来的我,还在找我的铁箍。
滚铁箍是我童年时最有幸福感的游戏,虽然滚铁箍很单一,没有当今孩子的高级玩具玩得眉开眼笑,但它能给我带来很深的启示,通过滚铁箍我掌握到强劲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在后来进入中学学物理时,我把滚铁箍的平衡原理运用到学习中去,从而对物理平衡章节的理解特深,感悟出做每件事都要有计划,而且今后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具备坚强的意志与果断执着的信心。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活中点滴小事或发生的事,就是艺术素材的提供原形,生活源于游艺而高于生活。因为滚铁箍是件高尚的生活来源,所以就成了我童年乐趣的来源。
校友轶事
我的一位同学在常州老年大学报了三门音乐课程,学唱歌近三年了。平时练声以男中音歌为主,必要时拉声调,也会用男高音高亢几首,歌声有时细微有时嘹亮,还能绽放着一些抖音。
作为我的学长,他唱歌很认真也很投入,课间有时还会给老师提点小疑问,他为人低调善于助人,譬如说歌谱讲技巧,纠正唱法误点等等,这位热情者就是近现代演唱班的王济之同学。
一年前我与他的座位前后,通过上下课打招呼,上课练声发出音准信号开始交往,课上一不小心我唱错了音调,课间他就会及时帮我纠错,久之我对他产生了好感,就此特别注意和靠近他。
王济之同学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兄长,为了练声,为了正确打开口腔,声音要从喉部有内向脑部发出的音质,准确理解徐老师教的发“啊”音,要张开大嘴,嘴还不能上下动,但要自内而上地发音,所以课上他不断练习,反复地张开嘴发出“啊”音,这还不够,回到家里,他把一只鸡蛋煮熟,然后完整地塞进嘴里不断地练。一只,二只,破损了,再换一只,觉得鸡蛋太小,再煮只鸭蛋塞进嘴里,就这样坚持不断地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把“啊……"练到了位,我还是在偶然的机会下从他夫人口中知的。但我没去问他,因为他认真练习的韧劲,执着追求完美的精神让我佩服,清楚他的每个学习方法和唱歌技巧,都是通过坚强毅力磨砺出来的。
初来学唱歌时,我想,年轻时想唱歌,没机会,工作了想唱歌,无精力,现在有空了去学唱,可是又不会了,还蛮烦人的啊。
带着这个想法,我走进常老大声乐班,因为一没基础,二无先天因素,虽然遇到王济之同学的帮助,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课间努力地学,但是简单的歌谱我依然学不进,一度想退学了。
当王济之知道我的想法后,他一边鼓励我,一边耐心指导我,通过微信给我练唱进行点评,分析,使我快乐地坚持学下去。
正因有了像他这样的学长,才让我学习有了明显的提高,让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常老大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办学的良苦用心,从王济之同学身上我感受到他那人老心不老,追求无止境的学习精神,就此成了我继续学习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