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理工更名一事在线上线下引起了轩然大波,也难怪,常州大学本来就不多,但似乎折腾却不少,特别是两个本土大学建校时间不长,校名大多都多次更迭,如江理工从当初的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到如今职高情怀满满的江苏应用技术师范大学;而江苏化工学院,则先后改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工业学院,可就在计划冲出江苏走向全国的时候,忽然自降三级,抢了常工院打磨已久的帽子,成了常州大学。至于可怜的常工院,不但帽子被抢,床铺也被“七个小矮人”占了,无奈之下,只好认了戍守新北农田的命;而寄养在常州的河海大学常州分校,也没能坚守住最后的阵地,被赶到金坛饲养长荡湖大闸蟹去了;自降身价的常大,发配原籍还不够,亲生的怀德学院也被卖到了靖江成了捏汤包的远亲……
当然,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神操作,肯定都有各自高大上的理由,但本来大学就不多的常州却经不起这多折腾,所以在当今各地纷纷打出高校牌的时候,“苏南样板”的常州仿佛一夜之间失血过多,抬头一看,不但苏州、无锡的背影越来越模糊,南通都跑在前面了,并列在跑道上的徐州、盐城,以及身后不远的扬州、泰州,目标、口号里也都没了常州的字样。
“苏锡无常”的原因很多,但常州对待大学的真诚或热度不够,肯定是其中之一。且不说苏州大学一直是苏州的精神支柱,即便是大学少于常州的无锡,除了江南大学的馒头一直维持全国第一的名号,近年更是动作频频,升格太湖学院,今年又新建了南理工江阴校区,千方百计拉来南信滨江学院筹建无锡大学……正如高校网红书记郑强所说,一个大学成就一座城市!如厦门之所以名气和实力都强于省会福州,因为厦门有个厦门大学;杭州近几年发展成国家级中心城市,经济超越了过去远在自己之上的宁波、温州,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杭州有个浙江大学;北上广及南京就更不用说了……
可惜的是常州的大学似乎不少,可在外面人看来,常州似乎又没有什么大学,也似乎没有什么是大学带来的优势。所谓“大学城”只是几个职高的大拼盘,与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还有一段距离,聊胜于无。而当年因河海大学而衍生的河海街道、河海小学现在都因为河海大学的搬迁而成了无皮之毛,尴尬之极,所以河海街道撤并给了三井街道,河海小学被网友笑称应更名“四井小学”了,也不知道河海菜场和河海路,以后如何安置……
从1636年全球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哈佛大学诞生以来,大学和城市就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的显性作用是创造源、人才库、孵化器,为当地社会经济提供高等教育教学以及现代科研技术服务,隐形的作用可能更大,不但能够直接拉动当地的日常消费、三产经济,更以其文教中心的定位涵养当地的城市文化,对当地历史文化有着传承和辐射作用,成为城市文化的生成中心,引领当地精神文化的发展、提升。联系到前几日上海居然取消交大、复旦等四校应届毕业生落户限制,可以想见各大城市对人口(注意,不只是人才)的极度渴望。人口特别是大学生人口的需求,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带来的人口红利、智力支持、文化价值是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不奉若瑰宝的。
常州正在争创五个明星城市,不管那个方面,似乎都要有大学的支撑、大学生的作用。在当下国内大多高校特色欠缺、方向混沌的时刻,常州更应该加大对大学的真诚关心与切实帮助,出台符合常州地方和常州地方高校的政策,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和支持,对来常上学的大学生给予特别关注与关照,让他们更多的融进、留下,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甚至因市中心寸土寸金等因素把他们赶得远远的,削减了他们融入、喜爱常州的机会,也同步减少了常州市民在市区感受大学青春洋溢和文化熏陶的机会。
都说,站在巨人肩膀上,会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大学,就是常州城市的肩膀——不断抬高肩膀,才能真正叱咤风云、“常”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