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曾经的饥饿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这个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号召:让我们共同携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读着这条公益短信,忽然就想起了曾经的饥饿。记忆起那些个年代,一天三顿,在母亲的安排下,都有吃,但肚子里总是空落落的,放学到家先掀锅盖找吃的。那时,我疑惑,这土地怎么就不多长些大米呢?
终于熬了过来。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一般家庭,四季鸡鸭鱼肉不断,水果蔬菜新鲜,山珍海味常见,副食糕点齐全,煎炸烹炒,想吃什么做什么。吃的概念由生理的果腹升格为养生、解馋、觅食、猎奇,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想尝个遍。我们的生活比起《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富贵纨绔子弟有过之而无不及。仔细想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倒情有可原,然令人痛惜的是,如今名目繁多的宴请增多,“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母亲在世时,时刻教育我,粮食都是用汗水换来的,千万不能糟蹋。糟蹋粮食,会受天谴的。插队那些年,我懂得了播种季节的辛苦,成长季节的管理,收获季节的谨慎。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第二年就有一个食物短缺的春天。汗水告诉我: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应该是最本能的事情,那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珍惜。然而,大概是生活过得过于丰衣足食的原因。人们不再食不果腹,自然就体会不到由饥饿所产生的一系列无奈而又残酷的生理心理反应。如果经历了万般劫难,生存环境受到过严峻挑战,曾经被饿得奄奄一息,我想,对于粮食、饭菜的珍惜就会大不一样。
看来,适度的饥饿,是必须的,这对人生不无裨益。我们应该感谢曾经的饥饿给予我们无限的人生体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