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传统节日与餐饮文化研讨会”在南京江宁区物媒大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民俗学会餐饮文化专委会、“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主办,环亚紫晶国际酒店·容大盛宴承办。来自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民俗学会餐饮文化专委会、常州市民俗学会等单位的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周阳主持。
会议围绕传统节日与餐饮文化开展研讨。
中国民俗学会餐饮文化专委会副主任杨旺生指出,餐饮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它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将餐饮产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先人的饮食智慧,构建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中国节庆饮食文化体系,提高国民健康。他指出这个研讨会只是一个起点,希望以后与会的各位专家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一步推动传统节日与餐饮文化的深入研究。
研讨会共有四位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张久明指出,文化是餐饮经营的灵魂。他从中国文化与餐饮经营融合的认知、问题以及建议三方面进行阐述,以实际的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阐明传统节日在餐饮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餐饮文化研究要紧贴当前,结合实际去指导产业经营,推进餐饮文化的落地、落细、落实。
常州市民俗学会会长季全保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常州名人菜—盛怀宣家宴,以常州盛宣怀家宴菜谱的研究、开发、推广为例,提出从地方名人文化中挖掘餐饮特色,进而促进城常州餐饮行业、文旅产业发展的做法和若干思考。季全保指出,要想弘扬餐饮文化,首先是要起好菜名,让菜肴能够被人记住。其次是要选好平台,选择合适的平台推广菜肴。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宣传,大力弘扬餐饮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他强调民以食为天,通过提炼地方餐饮文化资源,传承创新餐饮文化,继而反哺餐饮企业,前景十分广阔。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秦益霖从四个维度介绍了常州菜。第一是餐饮本味,常州菜一菜一味,强调食材的本味,在烹饪过程中讲究原汁原味。第二是博采众长。常州地理上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位置,常州菜大力借鉴其他地方菜肴,是融合众家之长的菜系。第三是变,常州菜因时而变,随着季节变化,菜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讲究常推常新。第四是常州菜的焦点不仅仅在餐桌,还注重后台服务,常州菜对服务也是十分讲究。同时他指出,常州菜是文体形式结构中的散文,形散而味不散,常州菜也是江南文人菜,现正在把江南文人打造成常州菜的IP。
中国民俗学会餐饮文化专委会副主任黄绍祖着重介绍了传统节日中的重阳节。他重点讲述了重阳节的起源和古徽州的重阳节民俗文化活动,比如剪斜角式五色纸和裹糯米粽子,还将古徽州的重阳节民俗活动与其他地方重阳节的民俗活动进行对比,并解释了古徽州重阳民俗文化活动地域差异的成因。他强调要弘扬地域餐饮文化,既要做到同质化中做差异,同时也要在差异化中求同质。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季中扬人才工作室负责人季中扬对“传统节日与餐饮文化研讨会”进行小结。他指出要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需要加强研究,利用像“我们的节日”工作室这样的研究机构的力量来加强民俗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餐饮文化专委会副主任杨旺生对四个主题演讲进行了总结。餐饮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它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将餐饮产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先人的饮食智慧,构建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中国节庆饮食文化体系,提高国民健康。他指出这个研讨会只是一个起点,希望以后与会的各位专家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一步推动传统节日与餐饮文化的深入研究。,传统节日与餐饮关系非常紧密,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体现先人对自然的认知、敬畏、感恩和期望。我们在文化的传承上要有紧迫感,当今新生代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我们要仔细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民俗。
会议第二项议程为“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季中扬人才工作室) “节日礼服文化研究”和“节日餐饮文化研究”两个专项课题研究成果发布。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周阳发布节日饮食文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节日餐饮文化画册、节日设计大赛以及节日餐饮文化研究论文集三项。其中,节日餐饮文化画册里面记载了我国传统七大节日和此次参与课题研究的两大餐饮机构以及对三十二项菜品的研究成果。节日设计大赛的范围涵盖南京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并将大赛获奖作品应用到了后勤部门发放给学生的物资中,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结合,
会议为节日餐饮文化研究基地、节日礼服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
由中国民俗学会餐饮文化专委会主任杨旺生、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集团副总经理李忠武、江苏省委宣传部魏萍、“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负责人梁建恕分别给陶玉梅服饰、荣萍、五季随缘、容大盛宴四个研究基地进行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