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作为一个学生家长初闻不禁为之振奋,细细品来却不禁有“呵呵”之感,心中的疑问也不吐不快了。
首先,根据“一万小时定律”要想在某方面成为专业型人才必须有一万小时以上的重复训练才可以。郎朗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从小每天八小时以上的练习,成名后每天还至少练习两小时。同理学生的主业是文化学习,没有课后作业的加持要想学好知识是不可能的。自从教育部提出学生减负政策后学校的课后文化作业已经大幅下降了,如果还要减少,那是否是主次不分了呢?
其次,笔者以及同龄人都成长在没有减负也没有体育作业的年代,大多数人也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但是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各式运动玩得都挺溜。那如何解释没有体育作业也能确保我们掌握运动技能的呢?
再次,一项政策的好坏和落地最重要的是执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适合的运动类型也不相同,体育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作为学校的体育老师是否有能力胜任呢?还有体育作业无法像文化作业那样数字化纸质化,完成与否完成好坏这些如何与老师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反馈呢?
最后,教育部提出这项动议的大背景大多数人都是清楚的,现在学生的近视率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则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就是现在学生运动时间少运动量小。而作为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学校,文化课挤占体育课,为了所谓的安全禁止学生课外活动,不准使用可能有危险性的体育设施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教育部没有在现行教育体制漏洞的根源上想办法,只是在问题上打“补丁”,推出这样的政策有“舍本逐末”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