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熟悉的水杉树
文史语言系文创班 巢焕康
前不久听说,中吴大道旁新建的中吴宾馆就要竣工了,新建的宾馆外观典雅大气,为一睹尊容,我带着好奇之心,一早赶到建没地。
清晨的中昊大道宣塘段二侧,行道树叶绿葱葱茂盛而密布,除路中央一些疾驶的车辆外,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的踪影,由于前几年拆迁腾地,原本熟悉的农田村庄不见了,这里除了在建的工地外,其余空地都被高高的景观围墙所遮掩,好叫人一时找不到南北。幸好在空旷之中我看到了一排高大挺拔的水杉树,这些水杉树给我找到了这里的地理坐标,多么熟悉的水杉树,它可承载着我对这片土地的依恋之情。也记载了这片土地上四十年间的惊人变化。
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工作的永红乡党委、政府于1981年在下属宣塘大队试行了蔬菜种植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期试点,即以生产队为单位分组包干,简称"包干到组",后在1982年上半年就实行了"包干到户”。1980年底,大雪隆冬时节,乡党委书记周云龙直接带领乡机关近20名干部进驻宣塘村委,帮助试点工作的展开,工作组的同志白天深入各生产队与社员同劳动,摸情况听意见。晚上集体交流汇报情况,讨论工作方案往往到深夜,因此乡政府特意借用了机关工作人员冯爱娟家的房子,作为工作基地,大家用稻草铺地作床铺,一日三餐也在此,年长者有家室牵挂的干部时常晚上回家,而我和巢建方,许建耀三人由于未成家就长期值守宿舍。其间常常演义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囧事,记得那天天降大雪,室外滴水成冰,我们三个光棍小伙子在冰冷的宿舍内为谁起来关电灯争吵了近三个小时,由于三个人生肖是猴鸡狗,年龄相仿,性格都好胜强斗,先是文明用语鼓动,转而打赌定胜负,后来演变成"三国大战”,直闹得穿着内衣还汗流浃背,大家气喘嘘嘘地无力再战才消停下来,本来很简单的一桩事,就是为了争个输赢而竭力撕拼,到头来一盏灯还是亮着,而三个人都裹着被汗水浸透的衣衫钻进被窝,被子里外都散发着寒气和汗臭,第二天上午带着还未消退的疲惫参加了植村劳动。
宣塘村机耕道旁这几百棵水杉树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季种的。为何要种水杉,当时大家考虑的是水杉虫害少,又是主杆型乔木,基本沒有分支杈,叶面蓬径范围不大。大道二侧都是农田,不影响农作物生长且水杉喜水,低洼处也不影响它生长。所以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在植树季节花了一天时间就种植好了,四十年间我们见证了水杉树从幼苗至成材的成长经历,水杉树也不负众望,忠实地为村民村守护地头,並在每年的春夏秋冬变幻着不同的英姿让村民们享受其中的乐趣。初春季节,冬雪刚刚溶化,暖阳初到,褐色水杉枝条边缘透出了星星点点的毛绒绒的新叶,不几天就看到了形如一片片小绿扇的叶子了。此时的水杉主杆笔直刺向苍穹,支杆上一丛丛绿色新叶,层次分明地有序排列,远远看去就像一把把墨绿色大伞撑在大道二侧,为人们在即将到来的骄阳下有个避荫的埸所。秋气乍起时,水杉树叶由绿转黄,与丰收的硕果一起演示出了壮美的秋收季节的壮美美丽图卷。随着气候的转凉,霜花催生了叶片由黄转褐,在北风之神的鼓捣下飞飞扬扬地下起了阵阵红雨,飘飘洒洒地落下大地,给原本绿草如茵的地面,铺上了一层赤金,为来年生长积聚起厚厚的基肥。这水杉树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地生长,它不怜惜自己的付出,不奢求人类的恩施,水、空气和阳光成了它全部的满足,而若干年以后,它就会无私奉献给人们所需的栋梁之材。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水杉树与我们一起,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四十年中每当我踏进宣塘这块土地,就会看到这些树继而不由自主地对往亊的回忆。斗转星移,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我不知道这些水杉树它们的命运会有怎样的结局。很想与这些水杉树对话,倾听它们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