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思考】
常州“老城”缺了“厢”,“大运河文旅带”能完整吗?
愚认为:《宋史·河渠志七》: “淳熙五年,以漕臣陈岘言,于十月募工开浚无锡县以西横林、小井及奔牛、吕城一带地高水浅之处,以通漕舟。”点明了“大运河文旅带”常州段西起奔牛、东至横林的史实;且常州“老城厢”,“老城”都很清楚了,“厢”有四大名镇:西有“奔牛古镇”;东有“横林古镇”“焦溪古镇”“横山桥古镇”,才基本上算完整了。惜,如今四大名镇近况如何呢?恐怕就不敢恭维了!“奔牛古镇”可能还好些,东大门的“三镇”变态去“古”者有之,…甚至于真的有“作古”之可能也!
…
扼要摘下“四镇”近况,供当家人和各位研学参考
…
“奔牛古镇”
第一河口,千年古镇!奔牛镇,将这样复兴~
常州国家高新区 2019-09-09 19:52
一、概况与特点
奔牛,是个有着2100余年(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古镇,地处古运河畔,昔系名噪江南的水陆要津和商埠,今为拥有常州地区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的物流重镇,且教育事业发达,享有盛誉。自春秋以来,奔牛依托运河和孟渎,演绎了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奔牛古闸、万缘古桥等运河文化史实,积储了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精神。在常州地区乃至江浙范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奔牛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商贸繁荣的“邑西巨镇”美誉,彰显了重要地位。
(一)奔牛古镇运河情怀与生俱来
大运河是奔牛的母亲河,奔牛因河而生,依河而兴。自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凿江南运河,经奔牛折北拓浚孟渎而出长江,形成江南运河通江第一河口,到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南北运河贯通,奔牛置堰设闸,集镇开埠,由此开启了在大运河涵养下的奔牛集镇发展之路。如今,大运河流经奔牛镇区段全长仍有11.6公里,其中集镇核心区段2.8公里,可谓运河奔牛情深难分。
(二)奔牛古闸历史功勋熠熠生辉
奔牛闸建成于齐梁之前,当初因其具有调节运河水位利于漕运之功能,为国计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至唐宋时已很出名。南宋诗人陆游曾写有《重修奔牛闸记》,赞叹“此闸尤为国用所仰”。由于奔牛闸的设置,带来了上下游船只等待过闸和客商停留食宿之商机,助推了商埠的生成和发展,故该闸被里人奉若开埠神明而受到敬仰。而今,沧海桑田,奔牛闸虽不复存在,然其历史功勋依然光辉闪耀,激励着奔牛民众在引以为豪的同时,怀揣感恩,奋发图强,再铸辉煌。
(三)奔牛古迹亮点闪烁异彩纷呈
据志书记载,奔牛历史文化古迹有:“五渎八景”和古墩、古台、古树、古刹、古桥等。其中,位于江南运河第一河口遗址处的万缘桥是现今奔牛保存最完好、历史价值最高的的一座古桥,已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该桥始建于宋代,是常州桥文化的代表作,曾受到全国政协文史考察组点赞和青睐。此外,业已重建的位于镇西运河南岸的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能仁禅寺气势恢宏,不失为大运河沿线宗教文化的遗存亮点。
(四)奔牛古今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明清时期,奔牛腾蛟起凤,曾涌现出19位才华超群、志向高远的进士举人。江南佳丽陈园园乃金牛里人,“冲冠一怒为红颜”影响了中华一代历史。在近现代以至当代,更是人才辈出:有南洋公学(今上海交大)首任校长何嗣焜,江南名医张聿青,著名实业家刘国钧,一代“杠王”吴玉菎,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中央保健局专家邵永孚,中天钢铁集团总裁董才平等社会各界翘楚,从古镇出发,蜚声海内外。
(五)奔牛老街民国建筑富有特色
奔牛老街古来市井繁华,名声传扬江南水乡。面世于17世纪末的清代宫廷画卷《康熙南巡图·常州府与奔牛镇》,充分展示了奔牛镇在康熙年间享誉为“邑西巨镇”的繁荣景象。在近现代,奔牛集镇曾先后两次毁于战乱而被民众予以重建复兴。现今遗存的老街房屋均为1938年后建起的店铺和民居,建筑形态和肌理尚在,富有民国建筑特色,具有保存和复兴价值。
“横林古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部、京沪铁路和京杭运河两侧。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横林,人口9900。1949年为横林镇。1958年并入横林公社,1963年析出复置镇。1985年横林乡并入,1999年崔桥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机械、毛纺、染织、建材、电子等厂。312国道经此,京沪铁路设站。古迹有东岳庙、青墩文化遗址。
横林镇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是一个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地处武进东部,与无锡毗邻,镇域面积46.6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万人。设有19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贯穿全镇,312国道、沪宁、沿江高速与镇内二级公路形成便捷的交通路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横林成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
试看上述中,“古”在何方?“古槐滩”出了名的“滩簧”,亦即是和无锡争吵多年未决的“常锡剧”发源地,自己“有中生无”地去掉了“常”字,又“无中生有”地搞了个“两头在外”的木地板产业,既无“资源优势”,更无“科技优势”…如今若何?还有“市场优势”吗?
…
“焦溪古镇”
【常州名镇】焦溪古村:千年圣贤
先把“镇”改成了“村”,也真是“有中生无”之典型。好在还能听取民意,有了如下变化:
焦溪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4000多年前虞舜禅位后到高山安营扎寨;至唐代形成集镇雏形,宋代时称焦村(清朝乾隆年间《焦溪不宜建坊碑记》记载:“焦镇古为焦村,相传唐时有焦先生隐居于此,故名”);明初又一焦先生——朱元璋“故人”焦丙,隐居至此当塾师,村因此更名焦塾;到清代已成市镇,成为常州东门外大集镇,更名为焦塾和焦店,因镇中有溪河贯通,遂得名焦溪。从唐至今期间,焦溪归属多变,名称也由镇变区,由区变镇,镇到乡,乡变村。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如今又变得如何呢?…
拭目以待吧!
“横山桥古镇”
这可能是个最可怜的古镇了,请看下文…
常州被称为“壁虎街”的千年老街,曾经十分繁华,如今却凄凉衰退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街,不论老街的大与小,繁华与衰落,它们都是这座城市历史的缩影,文化的沉淀。老街是城市繁荣的印记,是精神文明的载体,全国很多城市都把老街拆了建成现代化的步行街,甚是可惜。文化在城市中失去了载体,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常州的横山桥老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时间去了解一下。
横山桥镇是隶属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与无锡相邻。清末民初之时,横山桥老街一度十分兴盛,从东向西的横山桥街镇人称“壁虎街”,街东石拱形的老横山桥是壁虎头,略偏向西南的西外街是壁虎尾,壁虎四脚是包家弄、章家大院、北巷和南巷。
从清晨到夜晚,老街都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车水马龙,除坐贾和作坊之外,还有走足的小贩,跑江湖的好汉,三教九流,不绝于市,赶集的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小店铺、杂货铺、理发店、布店、皮鞋店、药店、生资农药店等分排老街两旁,各种商贩来这里推销各色货物。
而如今石拱形的老横山桥早就拆掉了,后来建造的水泥钢筋桥也破败了;包家弄、章家大院、北巷和南巷有的还在,也是风采不再,墙体斑驳、阁楼岌岌可危了……一路上唯有几家粮油店、杂货店、理发店和难得一见到的钉秤店、锡箔铺……一些近乎失传的古老手工艺,在这江南偏僻小镇仍旧滋润地延续着。还有一些早已不在开张的饭店、浴室的摘牌在风雨中凌乱。
建于清代的包氏雕花楼位于横山老街西街76号,宅主原为包金度,共保存硬山造砖木结构古建三进,头进二进为平屋,三进为雕花楼,沿廊有雕花图案,并有翻轩及砖雕,建筑精美。二、三进天井中有青石古井一口。民国包合兴店旧址位于横山老街东街38号,南货店店主包焕赓于1926年1月在此发起成立了“中共横山桥党支部”并担任书记,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常武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光阴荏苒,过去的已经过去。行走在黄麻石与青石板铺就的狭窄街面,如今的横山桥镇已经归于平静,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哗,很多房屋都是破旧不堪的,一些藤蔓和枝丫攀上楼房上。那些高低错落的屋脊,斑驳的院墙,裸露在外的青砖,是老街饱经风霜的印记。这里很难找见江南那些有名的古镇身影,没有小桥流水人家,有的只是凋零的小镇,更无法和同里、西塘、周庄这样的古镇相比。
那么,你是否喜欢到古村镇游玩,感受历史的韵味?对于现在国内充满商业气息的古镇都有哪些看法?你是否喜欢像横山桥这样原始的古镇?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到这里走走吗?
横山桥古镇,您可承载着老汉我的童年梦想,吾当年去外婆家,您可是我必经之路,您可不能和我老外婆一样而作古千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