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个垃圾还要“刷脸”?咋一听,好烦呐!怎么扔个垃圾还这么费事啊?有这刷脸的功夫,我垃圾都不知道扔了几包了,还有脸刷不出来的干脆随便扔扔得了.......抱着我这样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吧?
再来细细读一下新闻内容,你会发现这扔垃圾刷脸科技不得不令人佩服。先看一下具体内容啊(摘选部分):
“为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由德胜街道出资,将该小区作为首个试点,选取16个点位投放了29组“人脸识别”智能垃圾桶。完成注册的小区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垃圾桶自动“刷脸”识别身份,打开桶盖,并为垃圾称重积分。
今天上午10点左右,居民王女士提着一袋厨余垃圾来到投放点,距离垃圾桶半米左右,人脸识别系统已经识别出她的身份,自动打开了桶盖。“以前的垃圾桶需要自己打开桶盖,现在只用投进去就行,积分也会自动记入账户,方便干净。”王女士说。工作人员介绍,在智能设备投入使用前,社区和物业会对居民进行人像信息采集注册,注册后的居民只要走到垃圾桶的摄像头前,垃圾桶就会自动开盖,未注册的居民也可以通过按钮打开垃圾桶。
智能垃圾桶投放点多数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分类最细致的投放点设有纸类、塑料、金属、纺织品、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7个垃圾类别。在每个类别的垃圾桶上,还标注了哪些垃圾属于这一分类。
除了“人脸识别”智能垃圾桶,小区内还设有垃圾袋自动发放机器。居民用垃圾分类小程序扫描机身二维码,每个月就可以免费领取一卷垃圾袋。赠送的垃圾袋每个都印有二维码,工作人员介绍,后期对垃圾进行清运时,如果发现有垃圾投错,扫描垃圾袋上二维码就能知道这袋垃圾是哪家投放的,并通过小程序对用户进行提醒和扣分。
每户居民每月可扫码免费领取一次垃圾袋。
为降低厨余垃圾后期收运成本,新风街一号院小区内还配备了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可将厨余垃圾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入污水管网。
为鼓励居民投放垃圾,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居民每投放一次厨余垃圾积1分,每天最高积2分。居民每周四可在小区广场向工作人员兑换物品,一包纸巾、一袋盐各需15分,10个鸡蛋需要50分。
如果居民投放的是可回收垃圾,垃圾桶自动称重后,会根据重量折合成现金记入居民的小程序账户,满100元后可以提现。
新风街一号院小区日均产出垃圾5吨左右,其中厨余垃圾约1吨,可回收垃圾约400公斤。孙春明说,目前小区有2100多户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50%以上,已经完成注册的居民有1000多人。”
众所周知,实行垃圾分类是国家一项重要政策,去年上海开始执行试点,身在上海的亲戚朋友们很是痛苦了一阵子,首先就是搞不清垃圾类型,扔错是常用的事,还搞得大家请客吃饭都心惊胆战,为此还衍生出一个垃圾分类工种,调侃道:不好好努力,以后你连垃圾分类的工作都做不好。网上各种段子也是令人忍俊不禁,比如:
“领导,7月1日开始我就辞职了哦,蹲在垃圾箱门口收罚款,肯定比写稿赚钱!”
“阿拉上海宁,最近不谈股票,不谈房价,甚至连朋友也不谈……一门心思统统扑在垃圾上。”
“这两天流传很广的一个段子是,上海人每天早上都要接受居委会大妈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
“更加直白的,直接在小区里拉起横幅:乱扔垃圾,你就是垃圾!”
“什么粽叶和玉米棒子到底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这些都是“毛毛雨”,上海人精细到连一只小龙虾都要分头部带黄不带黄。虽然后来官方出来辟谣了,盖棺定论小龙虾统统都是湿垃圾,但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着实可嘉。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比如榴莲。又比如猪大骨。好的,那我不吃总可以了吧?”
哈哈,是不是很有趣?好像上海人那套办法行不通啊,这样推广起来有难度呢。我们的科技人员终于利用高科技想出了更好的办法在北京试点了,看上去效果不错:
一、刷脸后垃圾桶自动开合,不要用手用脚,再也没有臭气溢出来了,也避免有人扔完垃圾后桶也不盖回,影响美观。
二、自动分类,再也不需要在扔垃圾之前绞尽脑汁想清楚这是什么垃圾,那是什么垃圾了,很人性化。
三、人脸识别积分后还给居民赠送垃圾袋、鸡蛋、纸巾、盐等生活必须品,既鼓励大家好好扔垃圾,也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很是受大家欢迎。
四、对于可回收垃圾,还能称重后折合现金打入自己账户提现。这条对于我们这种主妇来说实在太吸引人了,平常的这类垃圾都要积攒在一起,然后打电话给收垃圾的人员上门统一收,这很占家庭储存地方的,有了这样的垃圾识别系统,那我随时可以处理不需要的可回收垃圾了,还有钱拿,想想都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了。
这样的新型科技好处实在数不胜数,大家担忧的信息泄露问题我相信科研人员也早就考虑到位了,所以刷个脸扔垃圾能对社会都有利的措施难道不值得推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