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烟雨今犹在,多少往事掩作尘。
2020年9月15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策划,麦积山石窟艺术展终于在常州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精选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收藏的自公元4世纪到19世纪的珍贵造像、壁画、文书等文物,其中有15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样规模的展览在国内尚属首次,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东方微笑”,为契合主题,展出方带来的展品都是面带微笑的造像,有别于平素所见到的佛像庄重肃穆神形。一走进展厅,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愉悦静美的世界,不由自主地被这一尊尊面含微笑的塑像所感染,顿时感到内心澄澈愉快。
细赏之下,莫不感叹,每一件展品都是珍品。尤其是那尊“网红造像”——开凿于北魏时期的第133窟的小沙弥展柜前总是站满了参观的人,只见小沙弥半低着头,嘴角噙满微笑,那神情仿佛刚在班上得到老师的表扬似的,整个沉浸在内心暗喜之中;还有被冠名为“窃窃私语”的第121窟两尊造像,只见两尊塑像抵首挨近,盈满笑意,仿佛是在低声交流着家中喜事一般。
在历经千余年的岁月沧桑风雨侵蚀之后,我们依然还能观赏到如此生动鲜活的石窟艺术珍品,这一尊尊精美绝伦鲜活生动的造像,一幅幅灵动飘逸想象丰富的壁画所带给你的震撼和享受,只有到了现场才可以体会。
欣赏之余,我不禁急切地想要了解这些造像背后的故事以及她们所处的那个年代。
麦积山石窟位于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甘肃省天水市,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麦积山是秦岭余脉一座高只有142米的山峰,孤峰峭立,形状好似麦垛,因而得名。又因山体石质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造像,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据介绍,麦积山目前共有洞窟近200个,塑像近1万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开凿年代从公元4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其中北魏时期的石窟艺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高潮。
北魏政权出现在魏晋之后那个战乱纷繁王权频繁更叠的时期。公元4世纪末,在北方多年的战乱中,由鲜卑族建立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鲜卑族是一支生活在黑龙江嫩江流域的游牧民族,先后征服了北匈奴,柔然、高车等少数民族,最后打败了汉人政权后燕,统一了北方地区。其前后分别与南方的宋、齐、梁政权对峙,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南北朝时期。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未分裂之前的魏国,史称北魏。
经过多年的战乱割剧之后,北魏的建立使得当时北方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这得益于北魏时期几位杰出的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还出了一位治国才干堪比武则天的女政治家冯太后。冯太后是同时期汉族政权北燕的皇族,北燕被魏国打败后,被掳入宫中,后被第四位皇帝文成帝看中并册封为皇后。文成帝死后,她先后扶佐两位皇帝治理朝政,她积极推行诸如均田制、三长制等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大兴教育,使得这时期民生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北魏时期的人口已达3000万左右,我们熟知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有郦道元的“水经注”都出自这个时期。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贸易的发蔚县,也使得民间富商巨贾众多,当时的洛阳既是北方政治中心,又是贸易中心。洛阳西阳门外有大市,周围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得以兴起,在南朝尤为兴盛,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不但信佛,晚年还曾撂下国事,三次出家皈依佛门。当时寺庙林立,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就描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佛教在南朝的鼎盛。北魏政权也同样倡导佛教,先后修建开凿了莫高窟、麦积山、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几座大型佛窟。佛家认为,修建佛洞是功能无量的事情,因此不仅朝庭修建,一些有了钱的士族富商也陆续在麦积山上凿建石窟,以示礼佛,寻求精神灵魂庇护。
现在看来,北魏时期由于北方得到统一,民族融合,百姓得以短期的休养生息。可惜,由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以及官场的腐败,北魏最终还是走向分裂。
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呈现了多种民族多种文化融合并存的特点。同时,这时期造像也在佛像的庄重中揉入了人性特色,令每一尊佛显得可亲可近,不再显得遥不可及。我相信,那一抹抹噙在嘴角的笑意,是人们对美好现实生活的理想和追求,而那低头微笑的小弥沙和菩萨,说不定就是开凿洞窟人家的孩子或亲人。只时,在当时的环境里,那抹安宁的微笑显得太脆弱太难求了。
今天,当我面对这些珍贵文物,在惊叹之余,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也令我们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