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杭州市余杭区招聘毕业清华、北大博士、硕士的新闻报道刷屏了网络,文中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其中几个街道办事处录取的都是清华北大的硕士或博士。
德不配位,才不配位的现象为人所诟病,但才过其位就是好的吗?百度了一下“博士”:博士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由此可见博士已经是某专业领域的专家,至少是准专家了,主要工作是学术研究和原创。
我相信这些清北的毕业生在通往硕博的道路上,一心钻研专业,当年的初心也是想在自己研究的领域能都出类拔萃。但是在报道中提到招聘的硕士平均年薪35万元左右,博士38万元左右,还有数万元房屋补贴。对几位博士的采访,除了晋升空间大,人才房的拎包入住,落户、补贴的迅速落实外没有一句提到专业在工作中的体现。同时在公示中显示这些清北毕业生大多数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其中部分生物学、化学博士主要是做综合性材料撰写的简单办公室工作。诚然这种简单的“跨界”对于这些“天之骄子”来说是手拿把掐,确实比其他人干的更好,但是这就真正体现了他们的价值,真正的人尽其才了?很显然招聘中政府除了看重了硕博的学历并没有看重职位的专业性而毕业生看重的是待遇并没有看中自己的专业发挥。那这样的招聘真正的意义何在?是否有作秀之嫌呢?
众所周知街道乃至县区一级的政府需要专业技术的职位并不多,达到科研标准的更是寥寥,用相对低学历的人就能干好的职位却用这样的高学历招聘是否“杀鸡用牛刀”造成了学历的浪费,进而歧视了其他的学历呢?
记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就倡导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去。很显然这个倡议就是希望人才去往更需要他们的地方。那这种高待遇招聘是否带偏了这个倡议呢?
最后用一个问题结束吧,现今是区街道政府更需要这些硕士博士还是华为公司更需要硕士博士?这些硕士博士在区街道政府更能体现价值还是在华为公司更能体现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