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永恒——《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风筝,就像过往幸福的余晖,美丽绚烂但如镜花雪月一样,虚幻而无法长久,如同对阿富汗已逝的幸福的缅怀。
在战争之前,阿富汗和谐美好的表达之下却潜藏着盛世危机——学校中两个教派的矛盾冲突,割断他人风筝的争强好盛,最终在一片混乱的炮火中对友谊的背叛、哈桑的死亡、统治的血腥、走狗的无耻……都无一不是国殇。
而在这片混乱中,阿米尔仅因父亲替哈桑更加宠溺就诡计逐走哈桑、而哈桑却忠诚地守候。在巨大的反差中,阿米尔懊恼不已,可在自我救赎中,那么极力挽回,却也只能收养自闭的索拉博,无奈地听着哈桑的死。
在战争中,充满了缺憾,儿童饿死街头,饱受虐待,没有人权,只有炮火。
而在这其中,也许不能做什么,但可以拯救自我,为了幸福、希望、友谊和忠诚,在风中奔跑,追逐着希望的风筝,不畏阻拦。
虽然,风筝的美好并不真实。但是,我们可以不停地追,不必顾及那满目的怨恨和战火,向着更高更远,跑出自己的一方净土。
如果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净土,拼起来,满目苍夷的表面下就是心灵的沃土,这是一个国家恒久的希望。也是一个国家唯一永恒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