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新职业,新业态催生新工种。7月6日,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互联网营销师”等9个新职业,“直播销售员”等5个工种也同时出炉。这些新职业、新工种的“诞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意味着人们的就业观念更加多元和开放。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通常首选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知名外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往往是无奈的选择。与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高大上”岗位相比,开网店、做公号、自由撰稿等这样的灵活就业形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有时甚至被认为“不务正业”。但近些年来,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贡献经济份额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人们的就业观念正发生巨大变化,就业渠道和方式有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许多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新经济、新业态,在这些全新岗位上接受挑战、累积经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当今时代,年轻人在选择就业方向时日趋多元,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爱好和职业发展前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如此情势下,广大毕业生更需要抛开职业偏见,拥抱多元就业观念,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新情况新变化;更需要适应岗位的需求,勇于实践锻炼,与时俱进提升工作技能和水平;更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不断成就自我,拓展职业发展的空间。
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对新职业、新工种关爱有加,前有网红主播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后有90后快递员李庆恒以高层次人才身份落户杭州……这些无疑为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政府职能部门也要转变观念,创新举措,更好地发挥新经济的稳岗稳就业功能,切实保障新职业人群的合法权益,促进新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