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一轮常州城市形象宣传用语已经揭晓并在央视等媒体播出。网上线下反响不一,但对常州是“宜居之城”却不约而同地认可,似乎“宜居”二字真实反映了常州的城市特质,现实中,更是有众多新老市民对常州“宜居”持共同观点与自豪感。
宜居,是一个比较个性化与难描摹的褒义词。狭义上讲就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良好,适宜人们居住的意思;广义上的宜居,则指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相协调,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备,适于人类生活、工作及居住。所以真正的“宜居”,不只是适宜于居住,更有舒适的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
与过去及不少城市对比,常州确实很“宜居”:交通便利,从享誉全国的BRT到如今成为城市动脉的地铁1号线,在常州无论去南北还是往东西,出行都非常方便;公园林立,几乎几百米就有一个城市公园,每个公园还都有不同花卉主题,称得上“园林城市”;商业繁荣,大到城市综合体,小到个体门店,常州的三产特别是餐饮服务业沪宁线上排得上号;文化昌盛,历史人文遗存保护越来越好,基础教育省内名列前茅……
如果不与更优秀的宜居城市作横向对比,常州的确可以躺在草地里大口吸氧、坐在石墩上自得其乐。但真正的“宜居”是一个动态、向上的概念,更是与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步发展。当我们自嘲以人均排名代替GDP排名、以房价上涨增幅为底气的时候,全国各地大多城市,都在为“宜居”而努力奋进。于是,常州要正视自身的不足,敢于舍面子多学习,能够走出井底思维,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有机拉升城市骨架、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更加关注百姓民生,比如认真解决资源不够集约、规划不尽科学、重建设轻管理、历史长文化短、龙城蛇道、化工围江、人才不高、房价不低等问题。
宜居,不只是居住环境优美,更在于生活感受幸福——“教我如何不想她,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