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视察时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总理饱含深情的这段话,点燃了民间“地摊”热情,打开网络满眼都是“地摊经济”一词,网红们一下子从“直播带货”跳跃到“地摊摊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从文明城镇、文明乡村活动创建以来,从一线城市直到六七八九线城市,都大力整顿地摊、夜市,摊点商贩一夜之间从中国大地消失,出门就有煎饼果子、豆浆油条的日子不在了,晚上吃几串烧烤、喝一瓶啤酒的环境消失了。环境卫生是干净了,人间烟火却大大减少了,人们心中有不爽但卻无处去申说。
但毕竟人间不能没有烟火,更何况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人们憋坏了,很多人不仅关在家里,而且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亲民、接地气、有担当的克强总理敏锐地看到了这些,果断提出开放地摊经济,人们当然有理由欢呼,更有理由开始行动。首先是成都,设置了3.6万个流动摊位,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接着是南京、青岛等城市陆续提出开放地摊经济的措施,全国各地也闻风而动,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然而此时的地摊经济远非彼时的地摊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严重匮乏,不管通过什么渠道,搞到什么样的商品,摆在什么位置,都会一抢而空。那时商品销售渠道单一,除了国营商场和集体性质的供销社之外,人们只有通过地摊来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是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远远低于现在,一个集镇、一个城市街道两旁摆满地摊,那是发达的象征、文明的标志。而如今商品极为发达,想要什么几乎都可以买到,你可以去“高大上”的购物中心,可以去琳琅满目的大超市,也可以去“万能”的小商品市场。更为神奇的是网络渠道,几乎成为男女老少的“购物天堂”。
因此,对地摊经济我们要冷静看待,关键是要有一种平常心。一方面,它是一个正常社会生态中的一部分,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我们社会中还有很多人需要它,有的人甚至离不开它,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为了追求环境整洁而一味地区打压它;另一方面,在现在的情况下,地摊经济毕竟只承担着“社会润滑剂”的功能,不要人为地抬高它,更不能用搞运动、大呼隆的方式来推进它,人为拔高和行政推进,最终又会落得一地鸡毛。
当下地摊经济对于现实我们的困难处境来看,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但从未来经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有赖于经济生态的恢复。在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里,既要有支撑经济发展的“参天大树”,也要有丰富民间经济生活的“鲜苔小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