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摆摊经营,忽然想起自己三年前去荷兰小城代尔夫特旅游的经历。第一天入住中心广场旁的民宿,至晚上十一点,不知为何窗外突然出现叮铃哐当地声响,几个人正在摆弄钢管铁架。直到第二天清晨,被窗外的一片人声鼎沸吵醒,发现昨天还一片空旷的广场已被临时搭建的铺子布置得满满当当,才知昨晚是搭建铺位发出的声响。每周日的集市上,有卖花卖菜的,卖工艺品和特色小食的,游客和当地人交织,很是热闹。曾经,我们街边“大排档”也是城市的独特魅力,一些知名餐饮企业如南京大牌档,将明档点菜的方式作为特色,在商场复刻那份市井气息。
近年来,城市管理对流动商户的全盘取缔,强制商户入驻门面,提升了城市环境卫生的同时,也增加了商户的经营成本,削减了客源流量,最终造成收益下降。今年受疫情的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摊经营因成本低、客流量大,对小本商家而言是极佳的模式,也是一座城市聚集夜间人气,拉动内需的突破口。但对相关管理部门而言,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将明显增加。一是工商管理部门要对流动经营人员的资质加强排查登记,确保规范经营,尤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不能缺位。二是城市管理部门要对占地面积、经营时间和周边卫生作具体规定,减少潜在的人员矛盾和环境的影响,商户经营结束后需配合环卫部门对经营环境开展清理工作。三是公安、交通等部门在人流量较大的地点的保障工作必须充分到位,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各地管控措施亦是贯彻“弹性”理念,摒弃以往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寻求多重压力下的平衡点。此次大力发展地摊经济,将城市管理划分为固定和流动、白天和夜间等模式,相关部门要针对不同情形作出规定,正是践行“弹性管理”理念,对城市管理者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