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提出的,关于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的提案,又让一众焦虑的家长亢奋了起来。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首先认为陪孩子做作业很重要。而今,像我这样的家长大多是三十多岁,承受着事业和家庭重压,自认为下班后身心疲惫的自己无力再陪伴孩子。可是,细算一下,真正每天用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交流也很少。事实上,自学校开始为学生减负以来,孩子们的考试测验已少了很多,家长已经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种种境况下,陪孩子做作业,也不失为一种与孩子互动且掌握孩子学习动态的好方法。
对于孩子的课后教育辅导问题,家长与老师需要各司其职。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老师承担着几十甚至上百学生的教学任务。同时,老师也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不可谓不辛苦。可是,一些老师将课后的作业辅导、批改全盘推给家长,并不可取。绝大多数家长并不具备教学的能力,也不清楚孩子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孩子做作业如何陪,又怎样陪得好?这只会让本就焦虑的家长更加无所适从。于是,“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查作业鸡飞狗跳”的闹剧纷纷上演。要家长们做好孩子课后学习的陪伴,已属不易,再要做好具体学业的助教,着实有些强人所难。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庭的未来。孩子的教育,少不了老师与家长的合作。一方面,老师可以尽可能把关键的作业留在校内,把一些如阅读、背诵等适合普遍家长陪伴的作业留在课后,可以适当的加入“弹性化”的作业,由家长在其能力范围内选择性地完成,更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传授一些陪伴学习的技巧与话术,弥补家长的能力短板。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与老师交流,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选择适当的干预方式,尤其是对学习心态的干预,有余力的家长也不是不能主动学习,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的陪伴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