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两会“十问”】 读懂总书记牵挂

何伯良 最后编辑于 2020-05-29 22:02:30
10720 13 5

【两会“十问”】 读懂总书记牵挂


一问:何为人民至上?


2020年05月28日18:1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这是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到困难群众唐荣斌家看望。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5月22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这样一个细节。

身边10来位医护人员精心呵护47天,帮助一位87岁患者战胜新冠肺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这番情真意切的讲话,体现出中国最高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坚定信念。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这是4月28日上午,习近平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生命至上,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新年伊始,我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总书记表情凝重地说。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超常节奏开启战疫日程。

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救治,救治费用除部分由保险支付外,其余全部由国家兜底。

“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生命。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也决不放弃,这次抗疫斗争中,我们成功救治的年龄最大患者108岁。”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3日下午,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始终牵挂。 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并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201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3日下午,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民生“小事”,总书记心头的大事

如果把目光聚焦在总书记的每次视察、每一次讲话,就能清晰地看出“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始终、一脉相承。

2012年12月,履新总书记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荣斌老人家,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贫困地区考察,风雨兼程,访贫问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总书记走进贫困户家中,摸摸被褥,看看够不够厚实;他盘腿坐在炕上话家常,打开米缸看里面有多少米……从冬季取暖、垃圾分类,到住房问题、食品安全等等,大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细到老百姓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老百姓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看得重、问得细。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坐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右二)炕上,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人民至上”是共产党人的毕生准则,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团审议时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疫情发生以来,他多次强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在武汉,总书记为人民深情点赞:“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在近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一大法宝。在这场战胜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全国14亿人民众志成城。7500名建筑工人夜以继日,创下10天建成一座传染病医院的中国速度; 4.2万余医护人员援驰湖北和武汉;截至4月底,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499亿元……危难关头,英雄的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21日上午,习近平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至上,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源泉。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统筹/杜尚泽  撰文/周小苑)

(责编:白宇、岳弘彬)


二问:“露天煤矿还有多少?”


2020年05月28日19:0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露天煤矿还有多少?”

“还有一些……”

“今后不再上了?”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盟长霍照良代表讲到草原乱采滥挖的事,总书记插话询问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

听到霍照良代表“不再上了!全盟六成以上区域都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了”的回答,总书记颔首赞许,“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

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漠戈壁到江南水乡,总书记赴各地考察调研期间,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邃思考和明确要求。在浙江,在陕西,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期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鲜明主题贯穿其中。

“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对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总书记长远谋划、亲自推动。

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于25日下午在岳阳城陵矶水文站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一江一河,牵动总书记的目光

一江一河,一南一北,母亲河的保护,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有一段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和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对此,总书记语气严肃,“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治好“长江病”,总书记统筹全局,对症下药,开出“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的良方,布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先手棋。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荆州市、湖南岳阳市以及三峡坝区等地,再次“把脉问诊”。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总书记察看非法砂石码头取缔及整治复绿、湿地修复情况。这个曾经污水横流的非法砂石码头,经过整治复绿,面貌焕然一新。总书记在考察期间强调,“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同样很重。

2019年9月18日上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主持会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座谈会前一天,在位于郑州的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总书记凭栏远眺、目光深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汾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全国两会前夕,总书记前往山西考察调研。初夏时节,汾河两岸天朗气清,和风习习。站在汾河岸边,听到汾河逐步实现了“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总书记点头赞许:“真是沧桑巨变!”

  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5月12日中午,习近平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考察汾河水治理及沿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在这个问题上,总书记强调“不能越雷池一步”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抵达商洛市柞水县后,首先来到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远眺秦岭牛背梁主峰,总书记强调,陕西要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痛定思痛,警钟长鸣,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一段时期,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一度十分突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整改。

  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0日,习近平在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谷,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中央的要求落实了没有?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得怎么样?总书记细致询问。

114宗矿业权全部退出,部分水电站实现关停,核心区居民全部撤出……得知中央提出的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总书记给予肯定:“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浙江千岛湖违规填湖、青海木里煤田超采破坏植被、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缩水”给煤矿让路、宁夏一家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对一些地方出现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作出批示,要求坚决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言辞严厉,背后折射出大国领袖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情怀和远见。

他提出追求“绿色GDP”

要发展,还是要生态?

“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提出,“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说:“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在那次考察中,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不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

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这是3月30日,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同老村支书和返乡创业村民代表拉家常。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今年3月,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走进余村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后创办的第一家民宿,总书记同老村支书和村民们拉起家常,“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也成为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的重要理念。2013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视线回到几天前。5月22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一年多前,同样是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相似的场景,不变的嘱托。在总书记的关心和推动下,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谆谆嘱托,言犹在耳。(统筹/杜尚泽 撰文/钱一彬)

三问:“今年疫情原因,经济影响大吗?”


2020年05月29日15:56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年疫情原因,经济影响大吗?”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向代表们了解疫情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不惜一切代价”,是关怀,是担当,更是魄力。疫情之初,为防控疫情,我国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几乎停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代价不可谓不大。

“疫情初期,农民工们在家里坐吃山空。如今九成都返京复工了,当地就业也拓宽了出路,养殖合作社搞得红红火火。”内蒙古代表团的薛志国代表向总书记介绍。

费东斌代表听到总书记问这个问题,细数了两大方面:一个是当地外出打工人员陆续复工;一个是绿色农畜产业“铺路架桥”,马铃薯、燕麦都打出了名气。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疫情形势变化,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是总书记牵挂的一件大事。

推进复工复产——

是“以百姓心为心”的生动写照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是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问题,总书记作出部署。

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这是3月29日,习近平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2号集装箱泊位,了解港口作业情况。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在浙江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询问工人们返岗途中是否都顺利、复工后生产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工资发放是否正常?

“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推进复工复产——

是“科学应变”的统筹谋划

2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出席重要会议,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两手抓”,总书记为这两场战役谋篇布局:“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复工复产不能搞一刀切,将疫情防控分为“高、中、低”风险地区,为各地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提供了科学参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全国人民在疫情冲击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克服疫情影响。

“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总书记强调的“序”,不仅有政策有序实施、市场要素有序配置,还要有社会稳定的秩序。

推进复工复产——

是“基层跑遍、跑深、跑透”的了然于胸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为了解实际情况,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数次离京,到湖北、到浙江、到陕西、到山西考察调研。

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湖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短期内会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影响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要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

在浙江,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了解港口和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他颇有感触地说:“看到浙江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部分已出现正常繁荣景象,干部群众状态心态都比较好,感到很高兴。”

4月22日,习近平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察看生产线,了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复工复产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在陕西,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复工复产情况。看到总装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总书记要求国有大型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5月12日上午,习近平在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时,同企业职工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要求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深入基层考察调研,更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坚韧、人民的团结。总书记强调:“相信中国战胜这次疫情后,将更加繁荣昌盛。”

(统筹/杜尚泽 撰文/刘书文 编校/张贺铭)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何伯良
  • 泉水涓涓
  • 西贝
  • 桃子酱
  • 蒋锷初
发送

13条评论

  • 谢谢桃子酱老师关注支持!顺致夏日幸福安康!
    2020-05-30 13:28:23 0回复
    1
  • 谢谢西贝老师关注支持!顺致夏日幸福安康!
    2020-05-30 13:27:35 0回复
    1
  • 谢谢泉老关注支持!顺致夏日幸福安康!
    2020-05-30 13:26:46 0回复
    1
  • 从基层来,懂得农民的疾苦。
    2020-05-30 09:27:36 0回复
    1
  • 总书记视察时每到一地都要上老百姓家走一走,问一问生活怎样。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讨论时关心最多的是民生,总书记心里总是考虑民生,打好脱贫攻坚战就是最好的例证。
    2020-05-30 07:27:10 0回复
    1
  • “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深入基层考察调研,更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坚韧、人民的团结。总书记强调:“相信中国战胜这次疫情后,将更加繁荣昌盛。”
    2020-05-29 21:40:30 0回复
    1
  • 推进复工复产——

    是“基层跑遍、跑深、跑透”的了然于胸
    2020-05-29 21:39:13 0回复
    1
  • 推进复工复产——

    是“科学应变”的统筹谋划
    2020-05-29 21:38:00 0回复
    1
  • 推进复工复产——

    是“以百姓心为心”的生动写照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
    2020-05-29 21:36:46 0回复
    1
  • “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2020-05-29 21:35:18 0回复
    1
  •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民生“小事”,总书记心头的大事
    2020-05-29 21:34:07 0回复
    1
  • “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5月22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这样一个细节。

    身边10来位医护人员精心呵护47天,帮助一位87岁患者战胜新冠肺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这番情真意切的讲话,体现出中国最高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坚定信念。
    2020-05-29 21:32:47 0回复
    1
  • 新年伊始,我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总书记表情凝重地说。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超常节奏开启战疫日程。

    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救治,救治费用除部分由保险支付外,其余全部由国家兜底。

    “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生命。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也决不放弃,这次抗疫斗争中,我们成功救治的年龄最大患者108岁。”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2020-05-29 21:31:25 0回复
    1
  • 72844
    积分
  • 6452
    博文
  • 18891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生于常州,现退休,信仰坚定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