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答问千万语,九九归一保民生
无所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近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沉稳厚重的语气,那慢条斯理的节奏,那庄重严肃的神色,折射着今年两会的不平常,政府工作任务的不容易,2020年目标任务的不平凡。虽然主要内容已部分见于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上已经传出的信息,但是经过记者会现场答问有声有色的阐发,依旧令人动容。千言万语话民生,枝枝叶叶总关情。
保民生,保就业。就业是涉及千家万户最直接的民生,是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民生。“六稳”中“稳就业”首当其冲,“六保”里“保就业”一马当先。。稳住一个人的就业,就是稳住一个人的钱袋和希望。保住一个人的就业,就是保住一家人的开门七件事。一个人的就业,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告别贫困的“立交桥”、防止返贫的“稳定器”。保就业工程,无疑是稳住社会航船的“压舱石”。疫情已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当前仍有巨大不确定性,今年仍要确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那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保民生,保市场。保市场,首先要保市场主体,保护中小微企业活下来、活下去。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市场主体中的小微企业主,既是创业者,更是自主就业者。市场主体中的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高达90%。保居民就业,政府更要当好市场主体的“店小二”。减税降费是重要组合拳,政府在去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仍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沉甸甸的2.5万亿元。超强的规模、更大的力度,诚意十足、含金量十足。为了老百姓过好日子,为了中小微企业好过日子,各级政府财政要过紧日子,中央带头,非必要非刚需的支出,在往年连续压减5%的基础上,今年更大力度压减50%以上。
保民生,保脱贫。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有多不平凡,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克强总理的答记者问就有多不平凡;2020年的开局有多不容易,这次两会就有多不容易。虽然我国多年来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伟大奇迹,让全世界瞩目和赞赏,但是现在还剩下200余天的时间,对于最后500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贫困人口,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270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要彻底完成脱贫任务,其艰难可想而知,何况由于疫情的冲击,刚刚脱贫的人口中还有不少在贫困线上徘徊,存在返贫风险。庄严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伟大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击鼓催征,军令如山,脱贫攻坚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冲刺。
特殊的两会,特殊的动员。特别的记者会,特别的民生情。目标在前,胜利在望。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畏风浪、直面挑战,全力以赴、苦干实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