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稳就业主导作用
安文
面对全权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挑战和经济下行趋势等内部压力,中央将“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作为应对方针政策的主基调,其中稳就业是首当其冲的重中之重的核心任务。当前地方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充分发挥稳就业的主导作用。
第一,深入企业和社区调研,掌握当地就业动态信息,制定一地一策的稳就业具体战略和策略。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挑战是就业形势严峻的外因,其必须通过企业和劳动者能否适应环境变化这个根本内因起作用,并且因地、因业、因企、因人而大相径庭。因此,贯彻中央稳就业精神,各级政府要应地、应业、应企、应人而宜精准制定相应战略和策略,才能落地落实。这就必须深入企业和社区调研,摸清真实症结,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痛点,才能对症下药。例如,同在江苏,苏北企业和就业困境往往是落后产业产能过剩和环保问题造成的;而苏南则可能是高新产业发展初期人才和资金困难导致的,稳就业方针的焦点自然不尽相同。只有在精准的一地、一业、一企、一人具体抒困对策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落实中央精神,精准制定江苏稳就业战略和策略。
第二,主动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积极维护就业局势稳定。在基层调研和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各级政府要提高就业形势监测能力,完善失业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就业动态变化情况;制定失业风险应对预案,根据失业风险因素及传导机制分类实施应对措施;健全失业风险应对工作机制,紧盯关键指标和重点地区、企业、人群苗头隐患,深入细致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就业失业政策,对符合产业升级方向、产品技术较先进,受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影响遇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鼓励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继续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鼓励企业尽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按照“保岗位、保生活、保稳定”的原则,就调整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涉及职工权益事项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并将协商内容经职工讨论通过,保障职工生活;对出现严重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地区,可通过提高稳岗补贴标准、开展以工代赈、组织跨地区劳务对接、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阶段性延长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开展生活帮扶等措施,化解失业风险;按规定及时将因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贸易摩擦等受影响的人员纳入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和公共采购就业服务范围。
第三,统筹推进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就业岗位创造、发展新动能的稳就业布局。为什么面临同样的挑战危机,同样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员工,境况会截然相反呢?其实,当前就业压力,并非来自失业人数的绝对量、而是劳动力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失调。例如,有的企业一方面由于生产智能化裁员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却又苦于缺乏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营销人才;很多地方和行业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同时并存。可见,稳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也不可能是增加就业岗位绝对量,而是优化就业岗位结构,对劳动力供给侧进行适应劳动需求侧性质的结构性调整。因此,各级政府稳就业的主要职责,不是被动和消极地发放失业救济金,导致财政包袱越背越重,而是以提升劳动者“可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调整优化内容、形式和模式,大力发展大规模、针对性和高质量的职工培训教育,主动积极调整和优化劳动力供给侧结构。例如,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互联网+”家政、养老、育儿、助残、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供不应求,月嫂等岗位收入水涨船高,甚至远超专家学者,完全可能成为由江苏经济结构“退二进三”导致的失业潮的泄洪渠;江苏方兴未艾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络营销等灵活就业新业态、新模式,将跨越传统就业领域,创造更多岗位;随着政府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将催生更多吸纳就业新市场主体,支持各类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中小微企业,增强就业带动能力。而实施这些稳就业措施,前提是各级政府必须优化和加强适应劳动需求侧性质的职工培训教育,大力发展以数字技能提升等专项培训为重点等岗前及转岗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强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提升劳动者可就业素质和能力。
第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兜底保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服务,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帮扶范围,分类确定就业创业服务清单,提供精准就业服务,落实帮扶政策,加大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强化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规范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和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全面推进就业扶贫,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切实保护农村转移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家政养老从业人员劳动用工关系,推进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总之,地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稳就业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以稳就业为底线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施策,完全可以缓解外部负面冲击与国内因素共振可能引发的经济显著减速与风险过快释放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