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直播热潮的兴起为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直播带货”成为当下推介产品的重要渠道。不时有政府领导干部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帮助销售当地滞销农产品的消息见诸媒体。对于这一行为,有赞成也有反对,官员“带货”比素人、网红或者明星“带货”引发更多争议。同时,这种“直播带货”行为似乎并未在政府官员层面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推广。那么,官员“直播带货”行为相比其他人员“直播带货”有何不同之处?官员考量“直播带货”的因素有哪些?
官员“带货”的本质是用政府公信力为产品背书,采用“直播”的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理。与人们常见的明星代言、名人代言,或者商家的“吆喝”不同,官员几乎很少直接为售卖商品站台,这与工作性质有关。政府官员的定位是为百姓服务,其行为带有公益属性,而售卖商品是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两者在目标上存在背离,因此,当官员一反常态为产品“代言”时,该产品相比其他产品在消费者眼中的公益属性增强,被视为是质量上乘、价格公道和值得信任的。也因为官员身份的特殊性,消费者更为好奇,不同于常见的严肃形象,网络直播间里的官员憨态可掬、相对活泼,这些都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为产品带来更高的曝光度。
官员“直播带货”适用于短期受灾害、疫情等不可抗拒原因引发滞销的产品,长期仍然需要依靠健康的产业发展和合理的政策引导。与专业做电商的平台不同,官员“直播带货”并不能长时间驻扎平台,进行热情回复、吸收粉丝等提高销售的营销行为,若销量过低,还可能会引发官员顾虑而造成“强行买卖”,扰乱市场秩序。对推介产品的质量、物流体系、售后服务等的监督把关,由于缺乏专业团队,官员往往不能兼顾,若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则有损政府形象。因此,官员“直播带货”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打响当地产品品牌,解决产品滞销问题,带动经济增长,也可能意外“翻车”造成对官员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总体而言,官员“直播带货”行为可以是地方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主动拥抱互联网、拉近群众距离的具体体现。但是比官员“直播卖货”更为长远的依然是建立当地产品的良好产业,打响长期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之手”加以适当引导,共同为当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