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气象局最近的天气预报大失水准,不仅连续两次暴雨预警没有发生,而且跟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短期预报也不够准确——多次出现预报有雨而未见雨的情况。
这是不应该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私下忖度,很有可能跟经费投入有关:没钱上更先进的设备、没钱引进更高水平的人才。
中国古人根据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总结出许多天气变化规律,这些规律不一定精准,但往往八 九不离十。现当代的天扡预报,依靠气象卫星等高科技,准确率比古人提高了很多,这为预防自然灾害、日常工作生活安排,提供了极大的参考和便利。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常州的天气预报还是蛮准的,以致于本地媒体专文刊文称赞常州气象局“真神了”。
在我的记忆中,常州市气象局有过两次“大乌龙”。一次是预报台风来袭,全市中小学放假,结果台风根本未到常州,白放假一天。另一次是预报有暴风雪,于是全市中小学又放假一天,结果平安无事,又白放假一天。
作为普通老百姓,对气象科学了解有限。以有限的了解,猜测天气预报的流程是这样的:通过科技手段观测天象,获得大量图文信息数据,根据数据对未来天气作出判断。概括起来讲就是:观天(相当于拍CT),拿到数据(相当于拿到CT片),研判(相当于医生读片)。为了提高准确率,当然得先投入,上设备,以求取得较为精准的数据(CT片),然后再看“医生”的研判水平。同一张“片子”,不同的医生是有很可能得出不同结论的,这就是人的因素。
总之,不论是设备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我以为都是投入不够高的问题。气象局作为不直接从事经济社会生产的部门,对于常州GDP等不能直接产生贡献,但是,绝不能忽视气象局的作用,有理由也有必要让常州气象局保持全国领先的技术水平,为政府、机构决策,为企事业与市民的生产生活安排,提供精准的预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