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没有阅读欲,是因为非功利的全身心从事智力活动的人日趋稀少。
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已固守在利益的天平上,这样除了金钱,其他便失重了。甚至一个国家,要论强大,仅是用GDP衡量,这样的导向,读书怕是更挤不上日程。
但要说人们的精神生活,细数起来并不贫乏,影视剧层出不穷提供欣赏,外出旅游近年来国人也大有可为,小孩子课余可学弹琴、舞蹈、甚至围棋、跆拳道,退休老人则选择怡养娱乐活动,美术、书法、唱歌甚至烹饪、园艺等等,阅读确乎鲜见。要说中年人,现在几乎都是加班工作成常态,要抽出点时间读书的确困难,而且他们如果自觉去读的大多还是与工作专业相关的书籍。
那种非功利的性情阅读呢?那种能引领心灵走进纯洁高尚境界的阅读呢?
进入那样的读书境界,读者能时时与书籍中的人物或思想作精神交流,能在阅读同时生发各种感动,或欣慰、或忧虑、或惭愧、或醒悟。这种阅读互动发自内心,出自真诚,故有其独到的魅力。这样的读书就是让人能在潜移默化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阔,心地善良,富有涵养的人,故“读书可以明志,读书可以治愚”。现在,还有多少人有此体验?
一个民族的人文素质,可以用其国民的阅读量来预测。
最近与儿子联系,儿子说,他想到图书馆去贷一些书看看。我很惊讶他为什么说“贷”不说借。他说,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大多只会去办健身卡而不去办借书卡,身上大多背着房贷车贷而没有到期要还的书。房贷车贷要用金钱偿还,而阅读是要用比金钱更宝贵的时间来换取,想想有点奢侈。
是的,书籍在很长时间里已从我们的生活必需品行列中退位了。
回想我年轻时,那时经常要填写一些个人情况的表格,上有“个人爱好”这么一栏,我和我的许多同龄人都会填“爱好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