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入课堂需要把握五个“性”
3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启了劳动教育课程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新局面。不过,正如广告上说的,效果好不好主要看疗效。这项政策能不能得到一个好的效果,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乃至长期影响人才培养体制,关键还是要看落实环节能不能把握好以下“五性”。
其一是独立性。作为一门学科,劳动教育应该是和语数外等科目处于同等地位的,从《意见》的开篇将其与“德智体美”并列起来就可见一斑,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切不可视其为可有可无,随意排课,任性调减,更不能借着所谓的与其他科目“融合”或者“脑力劳动也是劳动”的籍口,行变相挤占之实。
其二是实操性。劳动教育的本意是要立足于动手操作的,是一门将实践性、操作性视为根本的科目,不能用理论讲解、图上作业、视频教学一代了之,必须是能让学生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流下汗水,磨出茧子的动手真干。
其三是持续性。教育是个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的过程,就劳动教育而言,不能仅仅在小学、初中设置,不能仅仅在非毕业班设置,不能仅仅在所谓试点学校设置,必须是覆盖国民教育序列里的每一个学生;就某一个个体而言,必须保证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乃至以后的社会教育阶段,都能持续获得恰当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其四是区分性。对于教育来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效能,与德智体美教育需要两者交叉强化不同的是,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和家庭做好分工更为重要,区分哪些在家庭内习得,哪些在学校学会。比如一般的家务劳作、食品制作就适合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学习;而象一些需要配置仪器设备、有安全防护需要的专业性较强的则更适合在课堂上有序安排。由此,学校和家庭之间不做或少做重复的内容,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五是“无用”性。学校安排的劳动教育课程不宜赶时髦,不能社会上什么热门,学校就安排什么,从而给课外培训课程登堂入室打开口子。倒是应该归于劳动本源,安排一些诸如木工、漆工、编织、建造一类的“粗活”、“力气活”,让学生们在智慧、艰辛与成就中获得多重感受。再则,应该淡化劳动教育的结果导向,不能刻意区分劳动成果的优劣好坏,更不能将其与评优奖惩挂钩,劳动本无贵贱之分,所有劳动都值得我们尊重。
总而言之,强调劳动教育进入课堂是一种理性的纠偏,虽然要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仍然是值得我们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