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春暖花开季。秧草、芦蒿、马兰、荠菜等田间野菜,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养精蓄锐”后,正在成为舌尖上的春天味道。
俗话说,春食野菜赛仙丹。然而,旧时吃麸皮、充饥野菜是裹腹;今天,麸皮野菜换了名字重新认识后,却成为春天尝鲜、品尝人生幸福的滋味。像秧草、芦蒿、马兰、荠菜等等,都是“猫冬”后在春天里青翠欲滴的赞刚味道。
萎蒿满地芦芽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千年前尝芦蒿和河䐁的诗。
芦蒿,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萎蒿,老人们也叫它“蓠蒿台”。
这种野菜十分奇特,奇特在味觉上,清香浓郁,脆嫩爽口。大部分人第一次食后会念念不忘。
它喜欢生长在河塘芦苇丛中,但不多见。需要采摘人细心寻找,只要找到一簇,就够炒一盘。
据《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讲其:它全草可入药。有消炎、镇咳、化痰功效。还有平抑肝火,治胃气虚弱、浮肿、以及河豚中毒等。事物均是辩证的,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小时候,河塘江边到处都是,现在野生难觅,人工种植无处不在。我们吃的大都人工培植的芦蒿。一到季节菜场上,鲜嫩的芦蒿早已屡见不鲜。
买回的芦蒿可以做成多种美味佳肴:芦蒿炒香干、芦蒿炒牛肉、芦蒿炒肉丝、芦蒿炒腊肉……这几款蒿菜系列都是不错的春天味道。
还有芦笋,这就是苏轼说的芦芽,纯野生的。现在也有人工种植的芦笋遍布各地。它身份高,被誉为名菜,并冠以“蔬菜之王”美称。它富含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它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野生芦笋,味道和药用效果更好。采摘时间清明前后,采摘期极短,十天。俗话说一场春雨过后,竹笋、芦笋破土而出。“雨后春笋”说的是一夜之间的事。
挖篮荠菜,包筐荠菜馄饨,也是春天里的味蕾诱惑。
那个时代,挖野菜充饥是常态,记得一到春天,书包里总放一把斜凿刀,放学后,在操场上,路边处要挑好多荠菜和马兰回家作为裹腹。哪知晓野菜有那么高的营养价值,挖它只为填饱肚子。
我们不但会冒着扎破手指、扎破妈妈做的千层底布鞋、扎破脚丫的风险去挖,而且要身体力行,一般孩子却乐此不疲。眼尖脚站稳,避开杂草,弯下腰,斜凿子顺着尖尖狠系挖下去,一棵棵野菜挖到手,放进书包里,回家后,妈妈总是会表扬一番:兹格小佬“懂清头”。
星期天,也会跟了母亲去郊外挖野菜,那回来可有荠菜裹饨饨吃啦!那个幸福快乐是童年最大的回忆!我也将其发扬下去,每当周日早晨披着暖阳,拎着满满一篮带着潮湿的泥土芳香,带着点点露珠的野菜回家时,母亲的眼神总会放光,中午的伙食也会得到改善。这些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满满的春天味道的回忆…… 季全保/文 风清月朗 毛祥妹/摄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